經歷風雨摧殘 臺南後壁米蘭之鄉攝影展9日登場 見證百年古亭畚重生
臺南後壁「合鴨藝術園地」一座百年曆史的古亭畚,今年7月接連受到颱風及豪雨摧殘而損壞,歷經3個月時間修復,總算順利重生。圖/後壁區公所提供
穀倉又稱爲「古亭畚」,早期用來存放稻穀或番薯,臺南後壁「合鴨藝術園地」因受到7月初丹娜絲颱風及0728水災重創,園區內一座百年曆史的古亭畚也被擊倒,好在經過3個月重建,園區順利修復完成,9日將舉辦攝影比賽頒獎典禮,歡迎遊客一起見證百年古亭畚的重生。
芳榮米廠執行長張美雪說,「這不只是修復一棟古亭畚,更是修復一段土地的記憶與情感」,幾年前從嘉義義竹將百年的古亭畚運回園區,花費不少人力與時間,沒想到今年被風災、水災「擊倒」。
她也提到,修復真的比重整難,因此當修復進入尾聲,吊車好不容易吊上去完工時,真的讓人掉下眼淚,也相當感動,歡迎大家一起來到後壁,見證百年古亭畚的重生,用眼睛發現稻田的詩意,用心感受農村的溫度。
後壁區公所表示,後壁不僅是稻米的故鄉,更是融合傳統與創新的「米蘭之鄉」,今年與芳榮米廠攜手舉辦2025米蘭之鄉攝影比賽,徵得超過300件作品,9日將舉辦得獎作品展暨頒獎典禮,邀請民衆一起欣賞後壁農村之美的時刻。
臺南後壁「合鴨藝術園地」一座百年曆史的古亭畚,今年7月接連受到颱風及豪雨摧殘而損壞。圖/後壁區公所提供
臺南後壁「合鴨藝術園地」一座百年曆史的古亭畚,今年7月接連受到颱風及豪雨摧殘而損壞,歷經3個月時間修復,總算順利重生。圖/後壁區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