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1266億,中國平安大手筆分紅
記者/ 韓璐 編輯/ 譚璐
3月19日,中國平安公佈2024年業績。
去年,中國平安營收10289.25億元,同比增長12.6%,營運利潤1218.62億元,同比增長9.1%,歸母淨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增幅近五成。
業績大增,平安大手分紅,擬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1.62元,派發全年股息每股現金2.55元。去年全年分紅462億元,同比增長22億元,連續保持13年上漲。
總經理兼聯席CEO謝永林在業績會上表示,業績略超管理層的預期,穩中有進。
耐心資本
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擬任)付欣,用三個關鍵詞總結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穩中有進、戰略深化、改革創新。
其中,保險負債端和投資端都表現不錯。
從負債端看,新業務價值在可比口徑下增長了28.8%,投資端保險資金的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5.8%,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綜合投資收益率更達到了6.0%。
付欣表示,去年加大配置了高收息的股票以及交易債,抓住了一波機會。截至2024年末,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7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4%。
付欣透露,平安集團已向金融監管總局申請並獲批參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工作。
“平安作爲一箇中長期的耐心資本和一個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我們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增長,包括高質量發展都是充滿信心的。”付欣表示,今年以來,平安集團多次舉牌高股息的銀行股。
目前,平安集團也關注新能源、新質生產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的領域,並謀求突破。
“我們堅持價值投資,穿越週期穩健的配置策略,始終關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的平衡。”付欣表示。
AI加持
平安非常強調“科技”,年報中,“AI”出現了約29次、“數字化”出現了40多次。
業績會上,管理層重點提及科技驅動下的改革創新。
截至去年12月末,集團累計獲得人工智能國內外競賽冠軍30項,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080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
2024年,平安運用 AI 驅動銷售1364億元,AI坐席服務量約18.4億次,覆蓋其80%的客服總量。通過智能覈保、智能理賠、智能續期,實現93%的壽險保單秒級覈保,壽險保單閃賠佔比達56%。
同時,提升風控水平,平安產險反欺詐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119.4億元。
在醫療健康領域,平安健康構建多模態大模型,打造12個系列的業務模型羣,AI賦能醫療全流程業務場景,“平安家醫” 服務效能提升約62%。
其自主研發AI輔助診療系統,目前已覆蓋超過2000種疾病的診斷知識,智能推薦準確率達99%,輔助診斷準確率在95%以上。
平安聯席CEO郭曉濤表示,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是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科技是支撐的底座,核心的定位是賦能。
業績會上,管理層稱,對業績的持續穩健增長有信心,相信股價遲早會反映出價值。
“2025年我們堅持16字方針,一是聚焦主業,二是增收節支,三是仍然要改革創新,第四是防範風險。在這16字方針的指引下,我們覺得平安集團的未來是可期的。”謝永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