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股份2024年淨利潤582億元,上市後年平均分紅率達25.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邊萬莉杭州報道

3月28日,中信股份發佈2024年度報告,並召開業績發佈會。

報告顯示,中信股份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7528.70億元,同比增長10.6%,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582.02億元,同比增長1.1%。

中信股份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企業之一,業務涵蓋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和新型城鎮化五大板塊。此次,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36元,2024年全年股息爲每股人民幣0.55元,全年派息率27.5%,較上年提升1.5個百分點。

金融板塊淨利潤同比增4.3%,將從五方面提升競爭力

中信股份金融服務板塊中信金控、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等機構。2024年,中信股份金融子公司整體表現良好,共同推動金融板塊質效提升,實現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人民幣526.49億元,同比增長4.3%。

中信股份副總經理曾琪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重點從以下五方面來提升綜合金融的競爭力:一是深度協同融合,釋放綜合金融價值;二是加強國際化佈局,提升國際業務能力;三是緊抓資本市場機遇,提升服務及資產配置能力;四是聚集零售客羣,提升財富管理能力;五是加強精益管理,持續提升運營效率。

深度協同融合方面,爲更好服務科技企業發展,中信利用全牌照優勢,推出了“股貸債保”聯動的服務模式,專門服務於專精特新企業,受到企業高度認可。今年,中信會更好發揮金控優勢,做強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和租賃等金融業態,提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服務覆蓋度和服務質效,將先發優勢轉變爲業績護城河。

2024年,中信金控啓動中信股權投資聯盟生態圈,服務前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超1.1萬家,覆蓋率達96%。中信銀行淨息差變動好於市場,不良貸款率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16%。中信證券境內股債承銷規模、託管客戶資產規模、資產管理規模保持國內領先,主要業績指標穩定增長。中信信託業務結構不斷優化,信託資產規模增長27%,新簽約信託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中信保誠人壽新業務價值28.2億元,新業務價值率42%,分別同比增長16%和上升10個百分點。

曾琪表示,全牌照是中信獨有的優勢,綜合金融服務是中信差異化競爭的利器。今年,中信啓動金融“強核”工程,目的就是要爲股東提供更好的回報,加快培育未來競爭優勢,實現綜合金融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2024年,中信股份大力推動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處置。中信股份副總經理劉正均介紹,從2022年以來中信協同化險資產的總額已經達到近820億元,盤活了70多個風險項目。2024年公司實現重組盤活項目金額239億元、項目回現金額129億元。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相關業務不良率分別較年初下降0.48、0.12個百分點,風險持續收斂。

市值年內上漲27.5%,近三年股息率約7%

據瞭解,中信股份市值2024年內上漲27.5%,優於恆生指數(17.7%)和恆生綜合企業行業指數(5.52%),近四年來,市值累計提升超千億港元。上市十年來,中信股份累計分紅超1200億港元,年平均分紅率爲25.3%,近三年股息率約7%。

業績發佈會上,中信股份董事長奚國華表示,過去一年公司發展態勢總體向上向好,規模、質量、效益整體保持穩健,着力推進金融“強核”、鍛造實業“星鏈”、強化科技引領、鞏固國際化優勢,夯實市值管理、深化人才改革,在優化體系效能、穩固核心優勢、協同化解風險等領域涌現諸多亮點。

中信股份總經理張文武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中信股份市值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他解釋說,一方面,中信緊緊抓住政策利好,2024年以來中國宏觀利好政策不斷釋放,科技創新、消費復甦等利好因素帶來業務機遇。

另一方面,持續深化改革、提升精益管理,從戰略上重新審視中信的頂層設計、業務結構,謀劃“十五五”規劃,將資源重點投向有利於推動金融做優做強和實業轉型升級的業務及領域,加快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個更有韌性、更具潛質、更有活力的中信。

此外,持續提升資本市場溝通質效。中信業務複雜,導致資本市場研究難度較大,公司將通過優化年報信息披露、加強資本市場溝通,幫助投資者分析師深入理解中信投資價值。綜合考慮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中信穩健的業績和管理、較高的分紅率和股息收益率,未來綜合性折扣有很大收窄的空間。

2024年,實業子公司實現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人民幣163.5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信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全面創新作爲“必答題”。2024年中信股份科技投入總額252億元,同比增長11%,科技投入強度達到3.34%。

張文武表示,中信將聚焦主責主業和優勢領域,堅持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以提升“走出去”的競爭力和“引進來”的吸引力作爲國際化發展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