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消協組織啓動“安心消費課堂”系列公益活動

7月1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天津市消費者協會、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宣佈,即日起啓動“京津冀安心消費課堂”系列公益活動。活動針對裝修、二手車、醫美、保險等專業化程度較高消費領域。在這些領域,消費者因專業知識不足、信息不對稱易陷入消費困境的痛點,三地消協將以“精準教育+體系化服務”爲抓手,助力消費者提升辨識能力與自我保護水平。

活動第一階段將聚焦家裝行業,自今年8月起在京津冀三地同步開展。活動通過“線上直播+線下課堂”相結合的形式,計劃舉辦100場公益講座。爲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活動將與房產中介公司、家裝企業、裝飾賣場等合作,定向邀約近期簽約客戶參與,實現“精準觸達”。

講座內容將圍繞“家裝流程規範、規劃預算管理、材料真假辨別、隱蔽工程質量、驗收技巧要點、合同陷阱規避、取證維權方法”等核心主題展開,切實幫助消費者理清消費思路、規避風險。

除短期講座外,活動更注重消費教育成果的體系化建設,推出五個延伸舉措:一是建立“家裝專家庫”,匯聚行業權威專家爲消費維權和消費教育提供專業支撐;二是編制“家裝消費教育規範課件”,爲家裝教育提供標準化範本;三是發佈“家裝避坑指南”,向消費者免費發放實用手冊;四是設立“家裝教育基地”,推動消費教育常態化;五是成立“家裝消費維權工作站”,具體指導維權的同時,進一步研究完善家裝業服務質量規範體系、標準。

京津冀三地消協表示,“安心消費課堂”將以家裝行業爲試點,總結成熟經驗後逐步向二手車、醫美、保險等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消費領域複製推廣,最終構建覆蓋多行業的系統化消費教育體系,爲消費者提供更全面、專業的消費知識支持。

此次“安心消費課堂”公益活動的啓動,是京津冀三地消協組織深化協同聯動、踐行“我爲羣衆辦實事”的重要舉措,有望通過專業化、常態化的消費教育,切實提升消費者在複雜消費場景中的“免疫力”,助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召奎)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