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技術市場協同創新聯合體”發起成立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京津冀技術交易成果對接會”上,“京津冀技術市場協同創新聯合體”發起成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京津冀三地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將近爲20%。
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6497項,成交額8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7%。2024年三地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萬億元,佔全國的比重將近爲20%,京津冀技術市場協同發力跑出“加速度”。北京輸出京津冀三地技術合同成交額總量達到4000多億元,其中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接近850億元,同比增長12.7%。
京津冀國家高新區聯盟設立一年來,促成34個重大項目落地,120餘項產學研合作開花結果。三地梳理併發布1155家京津冀科技創新券服務提供機構,促進1.43萬臺套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
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指導下,“京津冀技術市場協同創新聯合體”啓航計劃啓動。聯合體由京津冀三地技術市場協會聯合三地重點產業相關高校院所、企業、投融資機構等主體發起,將聚焦京津冀產業鏈共性需求,建立常態化協同機制,進一步深化京津冀地區技術交易合作,推動構建“產學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打造技術交易“金橋網絡”,加快區域技術要素的互聯互通,加速區域新質生產力發展。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