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館藏資源實現通借通還

北京城市圖書館全面推進全民閱讀和書香中國建設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十一週年。回顧“十四五”,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北京城市副中心走過了“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的非凡歷程,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幸福之城宜業宜居。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民生獲得感將更加增強。

北京城市圖書館支持送書到家

《“紙上千年”智慧展陳》《去古詩詞裡找春天》文化交流活動……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在位於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城市圖書館中看到,靜謐的環境中瀰漫着濃濃的書香氣息,來自各地的讀者們沉浸其中享受閱讀的快樂。豐富的展覽、活動也在不同區域同步開展。

作爲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之一的北京城市圖書館,自2023年12月27日開館以來,共接待了來自各地的408萬餘位讀者。其中超過半數來自通州與津冀地區。首都圖書館副館長李念祖介紹,北京城市圖書館共舉辦活動4151場,線上線下惠及讀者2166萬人次,並實現了京津冀讀者使用京津冀三代社保卡,在北京城市圖書館享受借閱的服務。目前,京津冀三地館藏資已實現通借通還,並支持送書到家。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文脈相連、經濟相融,北京城市圖書館作爲承擔着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新文化地標,2024年,圖書館面向京津冀三地籌辦、支持了多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論壇、活動和展覽,滿足了京津冀三地讀者學習知識、感受藝術、體驗創新、文化交流的多元需求。李念祖介紹,北京城市圖書館支持舉辦以“攜手聚力創新賦能”爲主題的2024京津冀文旅協同發展十週年主題交流宣傳活動,共商三地文旅發展新模式,共建三地文旅資源新平臺,共探文旅協同創新路。《大好河山——京津冀文化遺產影像展》,通過270餘幅攝影作品展示京津冀地區的文化遺產。

大運河濱水岸線風貌將優化

“圖書館將持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全民閱讀和書香中國的建設。圖書館還將整個京津冀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爲三地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推動三地文化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樣本示範、文化賦能的引領作用。”李念祖說。

去年,三大文化設施年接待觀衆超700萬人次、通州區全域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2800餘場、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正式開診……北青報記者瞭解到,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民生獲得感將更加增強,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加快首兒所通州院區、北京急救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市疾控中心項目完工。北京第一實驗中學開工。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2700套、竣工2560套,大力促進職住平衡。北京城市副中心還將優化大運河濱水岸線風貌,加快實施大運河兩岸綠化彩化、夜景環境提升、水景演藝項目,新增一批更有時尚感的觀光遊船,打造“遊船+”的沉浸式餐飲場景,切實提升公共空間品質。

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津冀患者佔比近半

最快20秒完成配藥的智能發藥機、先診療後付費的便民就醫流程……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看到,一座智慧化、便民化的醫院爲患者看病提供了便利。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自2024年10月19日開診4個多月以來,爲副中心及河北廊坊北三縣地區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保障,通州院區單日最高門診量已突破2200人次。其中,包括津、冀兩地在內的外地患者數量佔比接近一半。目前門診開放的130個出診單元中,專家門診出診單元佔比54.22%。

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自通州院區正式開診以來,醫院全面融入副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首批開放了涵蓋成人心臟外科全部專業、成人心臟內科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專業等“王牌科室”,以及配套的重症監護室,同時還有血管外科、腦血管病科、消化內科等優勢學科。目前門診開放的130個出診單元中,專家門診出診單元佔比54.22%。通州院區門診出診科室從最初的17個增至40個,出診單元從84增到130個,周門診量從5299人次增長到8883人次,增幅達67.64%。今年2月份,通州院區單日最高門診量已突破2200人次,其中,包括津、冀兩地在內的外地患者數量佔比接近一半。

同時,通州院區現已開放病區22個,牀位904張;建有60間數字化手術間,其中已開放19間;擁有25間介入導管室,已開放16間。截至2025年1月底,通州院區出院人數達14089人次,手術量達10144臺次。開設急診內科和急診神經內科,目前最大接診量150人/天,搶救室收治225人/月。全力保障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心源性休克、消化道出血、腦卒中等危重患者綠色通道暢通。據統計,患者中80%爲副中心及北三縣居民。“以急性心梗綠色通道爲例,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開通24小時急性心梗綠色通道,胸痛中心綠道建設在北京市醫療機構中長期保持領先地位,將其中評價急性冠脈綜合徵救治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DtoW平均時間顯著縮短至45分鐘以下。尤其是通州院區科學佈局,將導管室建在急診搶救室旁,診斷明確繞行急診室,踐行‘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該負責人介紹。

通州院區開診後,在提升通州及周邊地區醫療水平的同時,也能讓河北廊坊北三縣的居民有機會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我們來到通州院區看病真的非常方便,比以前節省了一個小時的路程。”來自河北廊坊的劉先生說。

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與廊坊北三縣衛生健康局簽署了心血管醫療聯合體“四方”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在未來5年內,不斷加強雙向轉診、線上會診查房、人才進修培養、專家帶教示教、科室建設指導、全面診療技術指導等。此外,醫院還與廊坊北三縣建立急診協作機制。“這一系列舉措,都是爲了能夠更好地爲城市副中心、京津冀乃至全國人民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該負責人說。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