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算觸底了?

央媽公佈了10月份的金融數據,在貨幣供應量方面:

廣義貨幣(M2)餘額309.71萬億元,同比增長7.5%;

狹義貨幣(M1)餘額63.34萬億元,同比下降6.1%;

流通中貨幣(M0)餘額1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8%。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403.45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

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爲251.16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2.3%;

另外,企業債券餘額32.11萬億元、政府債券餘額78.0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爲11.63萬億元,同比增長2.5%。

前10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27.06萬億元,其中——

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69萬億元,同比少增4.32萬億元;

其他諸如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承兌票據、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等,也都是同比大幅度減少,只有政府債券這塊兒,同比多出來了7100億元。

在這些數據裡,我們主要關心兩個數據:

狹義貨幣M1的增速情況;

居民部門和非金融企業部門貸款情況。

首先來看M1增速的變動情況,因爲M1增速與A股大盤指數密切相關,某些時候,甚至可以視爲滬深300指數的領先指標。

根據10月份的貨幣供應量數據:

好消息是,M1總量開始增加,增速下滑趨勢可能停止,也就是說M1增速可能見底;

壞消息是,M1增速依然是負值,且在最低位附近。

再來看居民部門和非金融部門的貸款數據。

很顯然,不管居民部門還是非金融企業部門,不管短期貸款還是長期貸款,近幾個月以來,新增貸款都是在近年來的低位徘徊。

如果當月新增貸款數據沒法看出來區別和趨勢,用12個月合計新增貸款數據你就能看出來整體的情況。

很顯然,無論是居民部門,還是非金融企業部門,對於未來的經濟並沒有變得很樂觀,不管短期還是長期信貸,基本都維持在低位,並沒有掉頭向上。

不過,和M1增速類似,好消息是,從10月份的數據來看——

居民和企業部門的12個月合計新增貸款數據,10月份已經不再像過去幾個月一樣持續下降。

這是不是中國經濟增速觸底的信號呢?

不管是或者不是,過去兩週國內股市大幅度上漲(對比之下,港股卻沒有跟着漲),這應該是底層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