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真那麼好嗎?臺股瘋漲一路創高 專家解密2大主因

臺股持續上漲。(資料照)

美股持續創高,臺股今(12)日早盤大漲逾270點,突破25400點整數關卡,最高一度來到25492.28點,距離昨日創下的歷史高點25541.44點僅差約50點。財經作家狄驤在臉書發文,點出本波股市大漲的兩大主因。

首先在經濟面,雖然市場充斥各種利空消息,但股市仍持續上攻。狄驤指出,實體經濟與股市一樣,中短期都會出現波動,換句話說,即使正處於經濟擴張期,也不可能一路直線上升,過程中必然夾雜短暫的疲弱,就像股市漲多後會拉回整理,再收斂乖離率後重新走高,差別在於,股市回測可能只需數日,而經濟變化往往要歷經數月,他推測目前的經濟疲弱應屬暫時性。

第二個主因在於臺美股市的結構,目前皆由少數大型企業領漲,這與AI熱潮帶動有關。數據顯示,S&P 500的集中度正處於歷史高位,自2025年起,前十大企業市值佔整體的40%,而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期,此比例還不到30%。雖然有人認爲這是警訊,但狄驤舉例,2020年S&P 500的集中度突破30%後,指數仍上漲兩年才進入熊市。

狄驤也提醒,2022年的熊市並非因股市漲多造成,而是戰爭推升通膨,再進一步引發經濟衰退,歷史上美國真正陷入經濟衰退的次數其實並不多,顯示要滿足衰退條件並不容易。理解這點,有助於投資人避免被短期雜訊干擾。

整體而言,降息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這將持續推升臺美股走強。狄驤預期,短線行情仍由AI相關供應鏈主導,近期亦可觀察到低檔族羣開始輪動。若把眼光放遠,則是更多有望受惠於美國降息的產業,需要投資人以更長線心態耐心觀察,這也將成爲後續追蹤的重點。

◎免責聲明:本文的個股、ETF與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