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製造勢不可擋

《經濟學人》撰文指,川普無力阻止中國成爲製造業超級大國。(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力推製造業迴流,但《經濟學人》卻撰文直指,中國製造已佔全球總量3成以上,川普無力阻止中國崛起成爲製造業超級大國。但觀察中國境內市場,產品價格連年下滑,製造商紛紛轉往外銷,即便國內需求上升,但生產速度過快,只能再由出口消化過多的產量,加上他國政客無意抑制中國製造產品傾銷,中國製造勢不可擋。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的工業力量難以透過數字衡量。中國生產佔了全球生產總量的30%以上,比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生產總量加起來都還多,但這個數字本身還不足以彰顯外國競爭者和政府對「中國製造」產品日益上升的恐懼。

中國製造的商品不只便宜,更因爲在中國境內的公司效率高,以及國內殘暴的價格戰爭,商品價格還有下滑趨勢,在工廠出廠價格近3年連續下跌後,許多製造商已面臨虧損,急欲把商品轉往利潤更高的外國市場。

在疫情前,全球載運貨物的貨櫃中有三分之一的商品是在中國組裝或加工,如今中國在全球貨櫃的佔比已超過36%。且雖然中國政府推動國內需求政策,國內消費也上升,但工廠生產速度更快,剩餘產量只好由出口消化。

雖然川普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出口大跌,但中國轉往對非洲、亞洲、歐洲、拉美地區出口,總體貿易順差今年仍有望超過1兆美元。且即便多國都傳出保護自家產業聲浪,但各國的政治人物卻希望中國幫助建造未來產業,大大限制了他們對抗中國的意願。

另一方面,當歐洲各國領袖前往北京希望中國給予外企更公平待遇,或希望中國重新平衡其經濟時,卻遭到北京強硬拒絕,有西方外交官更指,中國一方面對川普霸凌行徑表達同情,另一方面卻威脅若限制中國產品流通,將採取報復手段。

展望未來,中國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工廠備受矚目。尤其川普設法切斷中國獲得美國技術的管道,同時又伴隨一些向中國銷售更多技術的努力,對美國的不信任已經達到頂點,中國更堅信應自力更生。有中國經濟學家直言,美國「犯了大錯」,它「喚醒了中國」,但卻無法阻止中國發展出領先世界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