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政府採購監管籬笆要扎得更牢
要加強常態化行政執法檢查,嚴肅查處政府採購領域的違規問題和不正之風。強化全過程信息公開,加快形成主體職責清晰、交易規則科學高效、監管機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備、法律制度完善、技術支撐先進的現代政府採購制度。
近日,某市高校採購一臺互聯網設備的中標價格爲75萬元,而網友發現同型號產品在電商平臺品牌官方旗艦店的售價僅爲299元,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隨後,校方稱項目因“出現影響採購公正的違法、違規行爲”,已發佈採購終止公告。
我國政府採購制度從1996年開始試點,規模逐步擴大,採購範圍由單純的貨物類採購擴展到工程類和服務類採購,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環保、中小企業和鄉村振興等政策功能逐步加強,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政府採購發展時間尚短,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但仍有諸如“豪華採購”“天價採購”以及質次價高、低價惡性競爭等問題,既妨礙政府採購的健康發展,也破壞了市場秩序。如何規範政府採購行爲、提高政府採購資金使用效益,是發展中的重要課題。
近些年,我國持續加強政府採購領域的治理與監管,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部署實施《政府採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促進政府採購市場秩序更加規範。上述“天價採購”項目折射出政府採購領域一些突出問題尚需進一步有效治理,更顯示出政府採購的嚴監管必須久久爲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政府採購制度規範體系需要持續完善。總體上看,政府採購法律制度體系日益健全,從政府採購法及其實施條例,再到各項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確立了政府採購的基本規則。適應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相關法律制度需進一步完善。《全國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近日公佈,政府採購法修改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備審議項目。規則的籬笆要扎得更密更牢,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政府採購全鏈條管理,健全政府採購交易制度,更好地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遏制各種不規範行爲。此外,貨物服務招投標、非招標採購、信息發佈和質疑投訴等規則,也有利於維護規範的政府採購市場秩序。
只有嚴格監管才能形成有效震懾。按照相關部署,目前正在針對政府採購領域反映突出的採購人設置差別歧視條款、採購代理機構亂收費、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供應商圍標串標4類違法違規行爲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要通過加強常態化行政執法檢查,創新監管手段、提升工作效能,嚴肅查處政府採購領域的違規問題和不正之風。對供應商、採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爲,要加大處罰力度,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機制,使其付出應有的代價。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尋租腐敗,保證政府採購公開、公平、公正,必須強化政府採購全過程信息公開。政府採購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信息公開作了明確規定,有效促進政府採購在陽光下運行。這次“天價採購”被質疑,正是網友通過公開信息發現問題,足見信息公開、社會監督的重要性。下一步,要繼續落實好信息公開的要求,必須公開採購信息、採購文件、中標成交結果、投訴處理結果,提高政府採購信息發佈的完整性、準確性,提升政府採購透明度,更好地接受全社會監督。
政府採購規模日益擴大,作用也日益提升,規範、健康運行更顯重要。加快形成採購主體職責清晰、交易規則科學高效、監管機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備、法律制度完善、技術支撐先進的現代政府採購制度,將更有效地促進財政資金花出最大效益,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