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歸途

核心觀點:

1. 盼着的,是歸途。疫情峰值如此迅速過去,經濟有了回升的理由。然而,難覓的是已退出市場的微觀主體,即使存續着的,不少也舉步維艱。宏觀政策加力依稀可見,但作爲經濟的“細胞”,目前微觀企業缺損的究竟是什麼?未來經濟修復是坦途,還是崎嶇?

2. 大疫三年,企業經營收入持續減少,不願進行融資擴張,即使利率下行。現金流的不斷惡化,使得企業資產負債率也明顯攀升。但與過往經濟上升期不同,該攀升並非其主動加大負債引起的,更多是資產較快收縮的被動結果。本質上,已形成“資產負債表受損”。

3. 疤痕並非無記憶。國別經驗來看,一旦企業資產負債表明顯受損,短期內要恢復其信心有難度。往往還要經歷一段修復期,其間企業的負債行爲將比較謹慎。直至資產負債率重回歷史中樞後,且伴隨着投資回報率的不斷擡升,中長期信貸纔有望實現真正擴張。

4. 展望新年,隨着疫情衝擊的消退,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的受損進程或將終結。但離實質性擴張還有明顯距離,尤其以“保交樓”、“還舊債”爲主要任務的房企更是如此。上半年,社融信用有望階段性回升,但主要驅動力仍來自政策端,而非市場主體的內生性變化。

正文:

疫情峰值如此迅速過去,經濟有了回升的理由。盼着的,是歸途。然而,難覓的是已退出市場的微觀主體,即使存續着的,不少也舉步維艱。宏觀政策加力依稀可見,但作爲經濟的“細胞”,目前微觀企業缺損的究竟是什麼?未來經濟修復是坦途,還是崎嶇?

圖1. 企業的缺損

來源:WIND,筆者測算

注:資產負債率爲加權調整的非金融企業數據。

一、企業缺損的是什麼?

大疫三年,破產、註銷等消失的企業數量擡升至歷史高位。經營收入持續減少,企業不願擴張,即使利率下行。現金流惡化使得資產負債率明顯攀升。行業內部結構看,疫後競爭格局的“頭部化”特徵日趨明顯,批發零售、租賃商務等消費服務業的企業集中度上升更顯著。

圖2. 房企先還舊債,再言擴張

來源: WIND,筆者測算

注:2021年取複合增速。待交樓爲上市房企預收賬款佔總資產比重。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以“保交樓”爲主要任務的房企仍處於還舊債階段。儘管政策給予支持修復房企資產負債表,但對於危機房企,無論是資產處置還是破產出清,其變化將是緩慢過程。房地產投資在上半年仍將是經濟的拖累項。

二、修復坦途,還是崎嶇?

與過往經濟上升期不同,疫情期間企業資產負債率的攀升並非其主動加大負債引起的,更多是資產較快收縮的被動結果。本質上已是“資產負債表受損”。疤痕並非無記憶。國別經驗看,一旦企業資產負債表明顯受損,短期內要恢復其信心是有難度的。往往還要經歷一段修復期,其間企業負債行爲將比較謹慎。

圖3. 受損到擴張:中間是修復期

來源:WIND,日本內閣府,筆者測算

從我國現實看,政策適度靠前發力、支持保交樓等方向明晰,短期內信用擴張的主要動力來自政策端。對於市場化的企業而言,也許要待到其資產負債率重回歷史中樞後,且伴隨投資回報率的擡升,其中長期信貸纔有望實現內生性的真正擴張。

圖4. 企業自主擴張待何時?

來源:WIND,筆者測算

三、基本結論

一是盼着的,是歸途。疫情峰值如此迅速過去,經濟有了回升的理由。然而,前期現金流的不斷惡化,使得企業資產負債率明顯攀升。與過往經濟上升期不同,該攀升並非其主動加大負債引起的,更多是資產較快收縮的被動結果。本質上已形成“資產負債表受損”。

二是疤痕並非無記憶。國別經驗來看,一旦企業資產負債表明顯受損,短期內要恢復其信心有難度。往往還要經歷一段修復期,其間企業的負債行爲將比較謹慎。直至資產負債率重回歷史中樞後,且伴隨着投資回報率的不斷擡升,中長期信貸纔有望實現真正擴張。

三是展望新年,隨着疫情衝擊的消退,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的受損進程或將終結。但離實質性擴張還有明顯距離,尤其以“保交樓”、“還舊債”爲主要任務的房企更是如此。上半年,社融信用有望階段性回升,但主要驅動力仍來自政策端,而非市場主體的內生性變化。

【作者】

伍戈:博士,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長期供職央行貨幣政策部門,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經濟學家。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獲浦山政策研究獎、劉詩白經濟學獎,蟬聯“遠見杯”經濟預測冠軍。

俞濤、曹海巍、高童:長江證券研究員。

黎葦、齊卓媛、楊儀萍:實習研究員。

【近期研究】

1.,2023年1月8日

2.,2022年12月25日

3.,2022年12月15日

4.,2022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