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省廣東改革投融資體制,有何亮點?

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推出一項重大改革,以進一步激發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關鍵作用。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關於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若干舉措的通知》(下稱《通知》),全文超7000字共涉及26條舉措。

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財經諮詢專家林志雲告訴第一財經,此次《通知》進一步理清政府的投資責任邊界,明確了政府和市場主體的投資界限。並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內生動力,拓寬項目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優化項目審批流程。上述改革落地將更好地落實今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有利於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和惠民生。

“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疊加貿易戰衝擊,中國有必要擴大有效投資等來應對。在這一背景下,廣東改革當地投融資體制,這對擴大當地有效投資,推動當地經濟增長有重要意義。”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

投融資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的核心之一,是推動有爲政府與有效市場有機結合、調動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關鍵領域。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就發佈了《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推出19項舉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也對投融資體制有相關部署。

溫來成表示,在落實前述相關舉措之下,廣東也結合本地情況推出更爲細緻、具體、創新的舉措。其中第一個亮點正是釐清政府投資的責任邊界,規範政府投資,加強監管。

根據上述《通知》,廣東將在今年6月前出臺第一版政府投資領域目錄,該目錄聚焦在政府資金主要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公共領域,原則上政府不參與目錄以外項目的投資。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幅下降,導致地方政府的投資增速放緩,這就需要通過投融資體系的改革優化政府投資,該投的投,不該投的不投。這也是此次《通知》希望解決的一大問題。此次通知釐清政府投資邊界的整體思路是,不與民爭利,政府投資主要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服務、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重大科技進步、社會管理、國家安全等公共領域”。

根據《通知》,廣東還加強重點地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比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級評定爲紅色的市縣以及其他地方政府債務高風險地區,要建立國家和省直接投資、補助資金直達項目單位的工作機制,確保項目實現資金閉環。適度提級新建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批權限。

近年中國民間投資意願不足、活力不強,而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大關鍵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放寬放活社會投資,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

而這也是此次《通知》的一大重點。《通知》要求今年6月出臺省市第一版民營企業推介的重大項目和應用場景清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建設。另外廣東還吸引高質量境外資本投資,引導支持民間資本擴大創新投入。

廣東還提出探索建立公用基礎設施租賃機制。即圍繞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依規爭取改革授權,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通過長期租賃形式交由政府使用管理的社會民生項目建設運營新模式,並依法依規在用地、稅收、財政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政策,相關項目要遵循《民法典》《政府採購法》等法律法規,嚴禁新增隱性債務。

林江認爲,探索建立公用基礎設施租賃機制,其實就是優化版的PPP,在強調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對民間資金所分配的權益的保護的同時,也強調要防止新增隱性債務。

而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新機制下,廣東提出探索明確項目建設階段政府投資支持以及運營階段政府補貼實施路徑。並對存量PPP項目建設運營,靈活採取拓寬收入渠道、盤活閒置資產等多種方式提升項目收益,支持金融機構與社會資本協商採取調整還款計劃、降息、展期、置換等方式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地方政府與社會資本協商調整項目投資回報率、資金折現率等收益指標,延長合作期限。

林江表示,廣東通過創新和優化PPP模式,實現引入民間資金進入重大項目投資領域,吸引外資進入“資金密集型服務業”領域,這與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推動國內消費服務升級的要求一脈相承。

“當前激發投資活力仍主要依賴激發民間投資,而上述廣東推出衆多改革舉措意在解決民間投資堵點難點問題,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內生動力。”溫來成說。

他認爲,此次《通知》另一個創新之處是探索創新縣域土地綜合整治收益模式。

根據《通知》,廣東完善整治形成的節餘指標省域內調劑和掛鉤機制,整治區域通過土地整治騰退、增減掛鉤、生態修復等形成的建設用地規模和指標及補充耕地指標由政府管理,優先滿足鄉村發展建設需要後的節餘部分可按國家政策規定在省內統籌使用。珠三角地區商業、居住等經營性新增建設用地出讓、未按期完成整治的存量違法用地補辦手續等,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整治形成的建設用地指標掛鉤管理。

“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低迷土地財政收入下滑背景下,通過此舉將縣域經濟土地指標在全省範圍內調劑,可以更好發揮土地資源潛力,既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也能增加當地財政收入。”溫來成說。

此次《通知》還提出,提高縣域國有企業融資能力。比如着眼構建支撐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投融資體系,探索通過省市統籌、以豐補歉形式,以市場化方式重組、整合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專業化和規模效應突出的功能性國企,提升經營性資產比重,配套優化相應考覈機制,提高項目直接融資和銀行貸款能力,推動縣屬城投公司向產業投資公司轉型發展。

林江表示,這是比較新的提法。因爲很長一段時間裡,地方國企的市場顯示度並不高,儘管有些地方國企的“盈利能力”強,但是可能出於擔心這些屬於壟斷性質國企,其盈利率會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這次的文件相關表述,相當於在新形勢下,要通過大力扶持優質地方國企來爲地方財政作出貢獻的同時,也更有財政能力爲地方居民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

溫來成表示,目前政府投資審批環節還比較繁瑣,有的項目投資涉及幾十個部門審批,一些項目因爲審批慢影響投資進度,導致資金閒置。而廣東通過《通知》,精簡項目決策審批環節,優化重大項目用地審批程序,全面推進重大項目並聯審批,提高項目環評審批效率。

比如,《通知》稱,優化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程序,對列入國家和省政府批准的重大規劃、實施方案或政府投資計劃等的項目,估算總投資不足5000萬元的,合併編制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建設內容單一、技術方案簡單、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項目,以設備購置、房屋及其他建築物購置爲主並附有部分建築安裝工程的項目,合併編制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概算。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2024年廣東省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 4.5%。2025年一季度,廣東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2%,降幅比1-2月份收窄2.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