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未來用電規畫 已納入AI需求

美國爲了支撐資料中心龐大的用電量,正掀起一波核能復甦潮。經濟部官員說,評估未來電力需求時,已納入重大AI與新興產業投資的發展因素;對於核電議題,須滿足確保核安、核廢料可處理及社會有共識的三項原則。

AI運算對電力的需求驚人,大型資料中心內的伺服器長時間高效運轉,並需要龐大的冷卻能耗,使AI成爲名副其實的「吃電怪獸」。美國能源資訊局(EIA)預測,隨着AI與製造業迴流,美國去年用電量已創新高,今、明年仍將持續攀升再刷新紀錄。

政策上,川普重返白宮後,明確表態支持核能發展,視核能爲兼顧成本、穩定與減碳的關鍵能源,並加速核電佈署,確保AI與高科技產業的電力基礎。

臺灣的情況卻截然不同,根據最新全國電力供需報告,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六點七五,但全國電力消費卻負成長百分之一點一,爲首見經濟成長與用電成長脫鉤的特殊現象,經濟部也不排除今年全年用電量出現較去年略有衰退的可能。

雖然AI熱潮帶動外銷訂單與出口規模大增,但國內近期並未出現明顯的新AI用電大戶。

臺電表示,申請用電與正式用電存有時間差,資料處理中心的用電需由用戶提供申請,臺電再依用戶用電申請期程據以檢討是否核供,對於用電量大的資料處理中心,臺電都會建議用戶設置於供電較寬裕且就近電源的地區。

經濟部則說,評估未來電力需求時,已納入重大AI與新興產業投資的發展因素,並依此進行電源開發規畫,可因應產業未來用電需求。預估一一四年至一二三年間,全國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爲百分之一點七。

此外,對於核電議題的態度,經濟部強調須滿足確保核安、核廢料可處理及社會有共識的三項原則,臺電公司也須依照核安會規定進行自主安全檢查,針對重啓的安全條件、時程、成本效益等各面向進行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