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促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軍
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立;圖爲TARC主委暨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左)、電電公會秘書長林全能(右)。圖/車輛中心提供
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10月1日於臺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啓動儀式,由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簽署合作,正式宣告聯盟成立,標誌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齊聚,共推智慧車電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指出,人工智慧正深刻影響各行各業,其中智慧載具最具前瞻性。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全球車電AI市場年均複合成長率逾30%,預估2035年突破500億美元,將驅動產業邁向「智慧化、自動化與服務化」新紀元。臺灣憑藉半導體、伺服器與通訊基礎積極投入車電,工研院預估2029年產值將達9,000億元。本次經濟部促成TARC與TEEMA共組聯盟將帶動兆元級產業發展。
電電公會秘書長林全能表示,電電公會作爲ICT與車電產業核心樞紐,將持續推動跨域整合。大聯盟將以三大方向推動:一是羣聚能量,打造完整AI Automotive供應鏈,匯聚領導企業形成韌性生態。二是開創車用AI新價值,深化智慧自駕、智慧座艙與整車應用。三是鏈結國際,帶動全球合作,共築兆元級車用AI產業,提升國際影響力。
TARC主任委員暨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強調,AI正重塑汽車產業價值鏈,由硬體制造轉向以AI爲核心的智慧升級。聯盟彙集車輛中心、工研院、金屬中心、中科院、資策會及產業夥伴,將以三大行動推進:一是聚合科研,整合法人研發能量,聚焦AI自駕、智慧座艙與控制核心技術。二是產研合作,透過自主乘用車、電動物流車與電動巴士展現AI載具創新。三是國際接軌,建構AI車輛虛擬驗證平臺與運算軟硬體體系,形成完整驗證能量,提供產業最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