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發會顧問熱議「亞洲那指」!臺灣外資吸引力勝香港 卓揆指示加速推動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第2次顧問會議。(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22日進行第2次顧問會議,首先登場的是創新經濟分組。據瞭解,會中針對「打造亞洲那斯達克(NASDAQ)」的討論相當踊躍,臺灣目前的產業競爭力與資本市場成熟度,確實已具備承接國際資金與企業的基礎。有顧問提到,當前美國NASDAQ幾乎壟斷全球指標型企業掛牌機會,若臺灣欲打破現況,必須大膽佈局;此外,做爲競爭對手的香港,雖可能成爲中國的NASDAQ,但吸引外國企業的力道有限,「這正是臺灣的機會所在」。

政院人士表示,本次分組會議的新議題不只「AI新十大建設」有熱烈討論,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辦理情形報告時,也引發場內顧問們高度關注,尤其對金管會提出「打造亞洲那斯達克(NASDAQ)」目標的構想,多位顧問踊躍迴應、建言不斷,氣氛十分熱絡。

政院人士提到,有與會顧問表示,對於政府提出「亞洲那斯達克」爲創新版的發展目標,感到振奮。他強調,「不論是本益比或交易量,臺股其實已有與NASDAQ比肩的潛力」,臺灣資本市場若能順勢而爲,將能有效扮演區域籌資重鎮的角色。

另一位顧問也指出,臺灣目前的產業競爭力與資本市場成熟度,確實已具備承接國際資金與企業的基礎。他同時提醒,若要真正實現「亞洲那指」的願景,不能僅侷限於本地新創,而應積極吸引國際新創企業來臺掛牌,讓臺灣資本市場具備更強的國際吸引力。

此外,更有顧問更進一步呼籲,「我們不只要鼓勵國際新創,更應爭取世界級企業選擇臺灣做爲上市地點」。他強調,當前美國NASDAQ幾乎壟斷全球指標型企業掛牌機會,若臺灣欲打破現況,必須大膽佈局、前瞻規劃。他也提醒,「香港雖可能成爲中國的NASDAQ,但吸引外國企業的力道有限,這正是臺灣的機會所在」。

會議中,也有與會人士明確指出,資本市場與國安連結的密切性。有顧問指出,「以某股票指數爲例,其排名前10的企業,市值可能就佔據整體指數的大半,因此這些企業的掛牌地點是可能對全球經濟秩序產生重大影響」,強調臺灣若能吸納這些企業,對於自身戰略位置與經濟韌性都有正向助益。

最後,顧問們也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建議創新版制度應持續滾動式檢討,降低金融市場進入門檻與制度摩擦,鼓勵更多擁有關鍵核心技術與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一位顧問更直言,對於吸引國際企業來臺上市,應抱持「沒有明天」的態度,全力以赴。

政院人士表示,卓榮泰院長非常感謝顧問們的肯定,對於顧問們的相關建言,已具體要求金管會與財政部、經濟部等相關部會,針對「打造亞洲那斯達克(NASDAQ)」的目標,加速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