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四措施救慘業 一週逾百家求助

美對等關稅產業協助措施成效

爲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財政部祭出八大稅目可申請免息延分期,截至7月底,近萬件申請案,共計新臺幣340.28億元;經濟部提供包括資金、技術、海外市場三大面、四措施,上路一週來各方案總計逾百家上門求助。

經濟部四項措施,包括「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外銷貸款優惠保證」、「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補助」,7日上路至今,經濟部統計,已有9家中小微企業申請多元發展貸款;4家送交研發轉型補助申請,另有73家可能準備申請爭取海外訂單補助。一週內已有107家廠商申請,主要申請產業爲機械設備、五金扣件、民生用品製造業等中小企業爲主。

經濟部統計相當程度符合財政部的數據,財政部透露,八大稅目中,以所得稅申請件數最多,且又以企業營所稅遠高於個人綜所稅申請案。換言之,大部分申請延、分期的可能是中小企業。

財政部表示,這次對等關稅宣佈後,美國中間又採取緩衝期,造成急單效應,有些企業營收反而增加,不符申請資格。

政院14日通過增列200億元彈性運用的額度,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將視關稅談判結果,規劃用於補助海外參展和設備汰換等。至於即將上路的「匯率避險保證措施」,經濟部說明,並未規定只有受關稅影響才能申請,同一企業將提供最高6,000萬元保證額度,遠期外匯到期時,企業能以約定匯率結匯,同時,企業若因故無法履約,由信保基金補償合作銀行匯率差價損失。

財政部與經濟部說明,相關補助、措施都需要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情形說明及佐證,例如訂單被取消、訂單被展延或要求分攤關稅;稅目延期最長1年,分期最長36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