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能源轉型 評估先進核能
經濟部所指的「先進核能技術」,即國際上前膽研究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意即,政府將不會針對現有核電廠的停役或重啓作出任何迴應,但可以在有條件下考量核能。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甫與英國非營利組織TransitionZero共同發佈「臺灣全時無碳電力的系統級影響報告」,分析臺灣工商業到2030年,使用全時無碳電力規劃的技術選項和情境。據該報告,臺灣政府列出的2035年再生能源目標爲上限,估算工商業對無碳電力的需求佔比5%,在再生能源技術中,陸域風電現在可額外新增潛能都會被耗盡,其次是太陽光電,第三個是地熱,所以必須新增離岸風電與儲能的設備。
經濟部表示,我國已於2024年提出二次能源轉型政策,透過「以氣代煤、推動多元綠能、導入儲能及強化電網韌性與深度節能」等策略,確保供電穩定,同時兼顧減碳與降低空污,將持續透過社會溝通,穩健推動能源轉型。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燃煤發電佔比已降至39%,低於燃氣佔比42%,再生能源則達12%。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助理教授徐昕煒認爲,從國際研究結果顯示,在需求面,臺灣實際總用電量可能高於報告預估,特別是受到半導體產業、資料中心和AI產業正在快速發展的影響,CFE需求電量預估應高於報告的5%總量。
經濟部指出,因應未來天然氣佔比增加,政府已訂定天然氣安全存量規範,並規劃自現行11天逐步提升至2027年14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