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雙創高後拉回 美銀:明年看漲

美銀看好中期金價可望升至5000美元。(路透)

國際貴金屬市場14日出現劇烈波動。黃金與白銀在亞洲早盤延續強勢,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但隨後因避險情緒降溫,午盤迅速回落。高盛警告白銀短期波動風險高於黃金,美銀則依然看好中期金價可望升至5000美元。而國內臺銀黃金存摺交易量倍增,專家提醒追高風險漸增。

週二亞洲早盤,國際現貨金一度觸及每盎司4179美元,續創歷史新高;現貨銀則漲至每盎司53.4美元,刷新1980年亨特兄弟試圖壟斷銀市以來的紀錄。然而,隨着避險情緒轉弱、股市及加密貨幣同步下挫,金價暫報4111美元,銀價也失守50.5美元,分別回落約1.6%與5.4%。

分析認爲,金銀早盤創高後回落,反映市場在避險與流動性劇烈拉鋸。若聯準會啓動降息週期、財政赤字擴大與貿易緊張升溫,黃金白銀仍有望在中期重啓漲勢,但短線波動風險難忽視。

銀價今年4月起接連走升,新一輪漲勢中甚至有交易商瞄準英美兩地價差,不惜包下跨大西洋航班貨艙套利,導致倫敦市場面臨實物白銀短缺與流動性緊張,現貨與期貨價差擴大。統計顯示,倫敦庫存2021年以來已減少3分之1,市場迎來連續第5年的結構性供應缺口。

但高盛分析指出,銀市場規模僅爲黃金的9分之1,整體流動性不足放大價格波動。由於白銀缺乏央行結構性買盤支撐,短期資金撤出就會引發劇烈修正。該行預期白銀中期仍有上漲空間,但波動與下行風險顯著高於黃金。

美國銀行(BofA)則維持對貴金屬的長線樂觀看法,預測2026年金價將升至每盎司5000美元,白銀則漲至65美元。分析師認爲,主因爲全球供應緊張、財政赤字擴大及低利率環境,而白宮的非傳統政策與政策不確定性將持續支撐避險需求。

國內方面,金價自8月以來暴力式上漲,臺銀黃金存摺14日牌價爲每克4105元。臺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表示,市場不斷調高目標價,1年到1年半內有望上看5000美元。

黃金存摺交易量暴增,較去年同期成長逾1倍。臺銀透露,10月臺銀銷售量高於回售量。楊天立提醒,金價短期上漲超過1000美元,市場有「搶買」、擔心「買不到」等過熱情況,存在拉回修正的可能性,幅度大約200到300美元。楊天立建議投資人,黃金資產配置約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