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黃金還猛!白銀年內漲幅超過36%,創14年新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白銀兇猛!
“沒想到表現這麼好,2023年黃金就出現大漲,當時我就抱着抄底的心態,買入了白銀,因爲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白銀因爲兼具投資性和工業屬性所以彈性更高,上漲時衝鋒更猛,我就陸續開始建倉。但是事與願違,白銀連續兩年表現都落後於黃金 ,甚至幅度不小,本來都有點心灰意冷了,結果行情只會遲到,不會缺席,6月以來開啓了一波猛漲,目前浮盈已經超過5萬。”投資人林先生告訴記者表示。
自6月之後,白銀市場出現一波猛漲,現貨價格已經超過39美元/盎司,7月23日也在不停改寫紀錄,截至今日下午3點,白銀現貨最高達到39.356美元/盎司,觸及14年以來的新高。截至目前,白銀年內漲幅超過36%,已經超過了黃金的30%。
白銀已經連續上漲5周
上半年,避險情緒升溫,貴金屬行情全面開花,從黃金向白銀、鉑金、鈀金等品種擴散。隔夜白銀上漲0.68%,收報39.234美元/盎司,7月23日,亞洲交易時段,白銀繼續高舉高打,截至今日下午3點,白銀高衝至39.356美元/盎司,繼續創14年以來的新高。
與此同時,截至7月2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白銀主力合約價格最高漲至9526元/公斤,已經連續上漲5周,同樣創近14年新高。
由於白銀的漲幅更爲陡峭,金銀比價自4月22日101.5507的高位顯著回落至84.8。
尚藝投資總經理王崢告訴記者,白銀本輪上漲是工業屬性與地緣風險共振的結果。首先,全球能源轉型加速,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預計突破600GW,白銀作爲光伏銀漿關鍵材料需求激增,以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進一步擴大白銀的工業缺口。其次,地緣風險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美國對鋼鋁加徵50%關稅等全球貿易摩擦以及美國“大而美”法案導致財政赤字激增和主權債務風險上升,均使得資金涌入貴金屬避險,而金價已處在歷史高位,銀價雖大幅上漲但相對於黃金仍具有歷史性的價格優勢。
推動白銀猛漲的資金流來源於哪裡?排排網財富研究員隋東判斷,近期白銀市場的資金流入主要來自兩大主體。一是機構投資者。這類資金通過多元渠道佈局白銀資產,包括ETF、期貨合約及實物持有。數據顯示,自6月開始,全球白銀ETF持倉顯著攀升。與此同時,COMEX白銀期貨市場的投機性淨多倉持續累積,目前持倉規模處於歷史峰值區間,市場交投保持活躍態勢。二是個人投資者。由於白銀具有“大衆貴金屬”的特性,在歐美及印度等地區擁有廣泛的投資羣體。此輪銀價上行行情激發了散戶的參與熱情,其集中入場進一步加劇了價格的短期波動幅度。
截至7月22日,全球最大的白銀ETF——SLV最新的持倉量爲15158.37噸,連續兩日大幅加倉,一日增加152.58噸,一日增加347.58噸。
由於白銀近期漲幅巨大,近期銀條投資大幅增加,有數據顯示,投資銀條、銀元寶等產品銷量同比激增40%以上。深圳水貝市場的一家商戶表示,黃金已經連續上漲三年,市場多少有點畏高情緒,近期白銀和鉑金的投資客增加,特別是銀元寶或銀條的投資客有所增加。
或成爲儲備資產
世界白銀協會的報告稱,2025年上半年,全球白銀ETF的實物持有量增至11.3億盎司,僅比2021年2月創下的12.1億盎司峰值低7%。該機構指出:2025年上半年淨流入9500萬盎司,白銀ETP投資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數,這種飆升反映出越來越看漲的價格預期。
此外,世界白銀協會還表示,2025年白銀供需缺口將達3659噸,這已是連續第五年出現短缺。工業需求成爲最大推手,全球光伏裝機量2024年突破277GW,同比增長28%,每塊光伏板需消耗20克白銀。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電子系統用銀量同比激增17%。
花旗集團預測,3個月內白銀價格將達40美元,6至12個月目標看向43美元,從目前來看,這個目標已經觸手可及。 花旗集團表示,白銀價格上漲並非僅僅是對黃金的追趕性交易,更多反映了白銀強勁的基本面:“我們預計白銀供應將因連續數年的供應缺口、持有者需要更高價格才願意出售,以及強勁的投資需求而趨緊。”
美國銀行的研報預計,到今年年底或2026年初,白銀的價格將達到40美元/盎司。該行全球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主管弗朗西斯科·布蘭奇表示,“白銀一半是貴金屬,一半是工業用途。白銀貴金屬方面的性質一直在推動其走高,工業方面一直處於次要地位,但這種情況最終會改變。”工業對白銀的需求在2024年創下紀錄,導致白銀市場連續四年出現結構性赤字。關稅擔憂和供應鏈中斷帶來了一些不利因素,但預計2025年工業需求仍將保持強勁。布蘭奇表示,綠色能源部門的增長——尤其是太陽能,將有力地支持(白銀)工業需求的增長。“我們仍然期待在太陽能電池板和一切電氣化方面將獲得大量投資,白銀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導體,將發揮關鍵作用。一旦工業活動環境更加穩定,白銀將再次發光。”
麥格理大宗商品團隊的觀點相對謹慎,他們強調銀價目前的走勢主要依賴於投資興趣的增長。但其觀察到,目前期貨投資者正在獲利了結,與持續增持頭寸的ETF投資者形成鮮明對比。
麥格理稱仍看好銀價後市,但上漲空間非常有限。其估計第三季度白銀均價將在36美元/盎司左右,第四季度均價則爲35美元/盎司。
在投資需求分化之外,宏觀波動性也是麥格理擔憂的一個方面。其認爲,隨着全球工業生產增長放緩以及關稅前需求拉動效應的消退,白銀可能會失去其作爲風險資產的順風優勢。
不過,麥格理也樂觀預期,到2026年,隨着全球經濟增長重新加速,白銀的表現將優於黃金,推動金銀比率將下降至83。
白銀的性價比已從量變演化到質變,一些央行則重新將白銀納入了資產儲備標的。如2024年9月底,俄羅斯政府提交的聯邦預算草案中明確提到,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高達510億盧布(5.355億美元)來增加其貴金屬儲備。據其聯邦預算草案稱,除了黃金之外,俄羅斯還尋求擴大貴金屬儲備範圍,將白銀和鉑族金屬納入其中。
Commodity Discovery基金創始人Willem Middelkoop是首批關注俄羅斯央行這一舉措的人士之一。他表示,儘管60%的白銀需求來自工業應用,但投資者不應完全忽視白銀作爲貨幣資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