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週港股通基金扎堆上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海媛)在年內港股投資熱的背景下,公募新品也層出不窮。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近一週,有7只港股通基金新增報會並獲中國證監會接收材料。同期,還有8只已報會的港股通基金獲受理。有觀點認爲,基金管理人“扎堆”上報港股通基金,或主要由於持續看好港股市場表現。從港股走勢看,截至5月21日,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的年內漲幅均超18%;港股通基金方面,單隻產品的年內最高收益已漲超46%。

受益於市場回暖,估值和流動性持續改善,港股投資在年內掀起一波熱潮,公募佈局相關基金的熱情也居高不下。僅近一週(5月15日—21日),就有富蘭克林國海港股通核心增益混合、嘉實中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型發起式、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嘉實中證港股通汽車產業主題指數型發起式、匯添富港股通科技精選混合型發起式、南方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富蘭克林國海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合計7只港股通基金新增報會,並獲中國證監會接收材料。

近一週,還有匯添富國證港股通消費主題ETF、永贏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匯添富港股通紅利回報嚴選混合型發起式、鵬華國證港股通消費主題ETF、嘉實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廣發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中歐港股通大盤精選混合型發起式、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共8只已報會的港股通基金獲中國證監會受理。

在財經評論員郭施亮看來,基金管理人“扎堆”上報港股通基金,或主要由於持續看好港股市場表現,通過港股通基金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其中,爲港股市場帶來增量流動性。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提到,港股通使得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方便了兩地投資者,港股通基金主要通過投資港股來分享收益,也是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投資的一個重要渠道。

回顧年內,港股表現強勁。交易行情數據顯示,5月21日,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維持小幅上漲趨勢,截至收盤報23827.78點、5342.41點,分別漲0.62%、0.51%。若從年內漲幅來看,兩大指數已漲18.78%、19.57%。

在港股市場走勢向好的同時,港股通基金表現也相對亮眼。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在239只名稱中包含“港股通”的基金中(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多達九成產品在年內實現正收益。具體來看,有167只基金漲超10%,包含78只基金漲超20%,業績居首的中銀港股通醫藥混合發起式A/C漲幅更高達46.37%、46.14%。

郭施亮表示,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在年內上漲明顯,一方面是由於過去幾年的深度調整,港股估值被嚴重低估,今年開始進行估值修復。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優質資產入駐港股市場,特別是DeepSeek到來後,港股科技股含金量大增,外資對港股核心資產估值定價重新審視。越來越多的A股巨頭選擇港股上市,爲港股市場帶來更多的優質資產,盤活了港股市場的流動性,提升了市場吸引力。

回顧5月20日,寧德時代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據悉,此次寧德時代港股上市從啓動到完成僅歷時128天,發行價格爲263港元/股,綠鞋(即超額配售選擇權,是發行人在港股IPO時,授權承銷商的一項“靈活增發權”——允許承銷商在上市後30天內,根據股價表現,決定是否額外發行最多15%的股票)前發行規模46億美元,綠鞋後發行規模52.9億美元(假設綠鞋全額行使),爲2023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IPO(假設綠鞋全額行使)。

郭施亮也提到,港股市場的定價權,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外資資金態度影響,而外資行動前又會關注美元指數表現以及國際市場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因素。目前,港股仍然屬於全球低估值水平的市場,外資對港股市場的態度仍然樂觀,港股市場估值修復之路仍未結束,主要風險看美元指數以及國際市場政策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