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銅業以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打開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透視圖”,從充電基礎設施到三電系統,用銅量已達到80千克至120千克,近乎傳統燃油汽車用銅量的4倍以上。

銅,憑藉其優異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和耐腐蝕性,成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新一代電子信息產品等重要的功能材料。不僅如此,人形機器人中的無框力矩電機、人工智能AI算力中的高速連接線纜、低空經濟無人機的連接器都要用到銅。

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產業鏈重構的浪潮中,位於寧波市江北區的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爲銅加工產品供應商和一站式銅材解決方案提供商,正通過產業變革重塑,鍛造自身強勁內核。該公司董事長樓城說:“近年來,金田銅業以智能製造爲引擎,以綠色發展爲底色,以國際市場爲舞臺,加速優化產業結構與佈局,不斷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

深度轉型

記者走進金田銅業精密銅合金棒線“未來工廠”,寬敞潔淨的車間裡,合金銅錠被機械手抓取放至全自動生產線上,不到4分鐘就被擠壓成形態各異的銅合金產品;滿載物料的AGV(自動導向車)在設備通道與產品貨架間繁忙穿梭,自動完成物料的定點運輸與擺放;工廠產量、設備狀態、標準能耗等數據實時更新,在智能駕駛艙的大屏上一覽無餘……“在生產過程中,各種工藝參數和生產流程,對產品質量和能耗影響很大,而數據應用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金田銅業“未來工廠”數字化項目負責人潘晉說,如何通過收集和運用實時生產數據,讓生產過程更順暢、產品質量更穩定,是金田銅業研究的重要課題。

經過自動化、信息化技術的沉澱,金田銅業已進入深度數字化及探索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新階段。目前,95%的訂單已實現智能匹配。通過新老數據比對,金田銅業正不斷優化工藝參數,逐步得出生產加工的最優解。例如,以前不同產品在進行退火時,員工需要根據不同訂單調整溫度。現在只需輸入具體訂單和產品牌號等信息,生產系統就能自動進行數據匹配和溫度控制。

如何以AI賦能帶動產業發展成爲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在2021年,金田銅業就已建成寧波首批5G智能工廠,在產品質檢環節,通過數據分析實現“5G+AI視覺檢測”,藉助自主研發的算法,實現板坯質量的自動檢測。“一旦板材出現裂紋、不平整、凹凸等情況,系統能第一時間進行反饋,讓我們更爲精細化地管理生產過程。”潘晉告訴記者。正是對數智化轉型的重視和投入,金田銅業實現了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在“十四五”期間建成省級智能化、數字化車間,省級5G全連接工廠、未來工廠,工信部卓越級智能工廠、5G工廠等,近期又獲評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標杆企業。目前,金田銅業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2024年,我們推動的智能製造項目有90多個,關鍵設備數字化覆蓋率同比提升6.2%。”金田智能製造研究院負責人張海珍介紹。

節能降碳

在金田銅業廠區乘坐新能源巴士,記者發現廠區處處皆風景。山、草、林、河間,滿目蒼翠,水聲潺潺,車間屋頂上的光伏板隨處可見,現代化車間有序分佈,宛若置身一座現代“工業園林”。“在金田銅業,綠色、低碳與發展從來不產生矛盾,而是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有機體。”樓城說。

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原料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金田銅業的答案十分明晰: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形成一套獨有的工藝流程和技術標準,爲我國有色金屬加工行業樹立新標杆。2005年,企業對生產裝備提出“不淘汰就是最大的浪費”的管理要求,此後便持續推動落後產能汰換升級,積極推進綠色工廠建設。企業生產技術中心主任項燕龍介紹,“我們運用再生銅低碳、高值化循環利用技術,用再生銅原料直接生產高端銅合金產品,緩解銅資源匱乏的同時,還可大幅降低產品碳排放”。

在銅棒生產車間的自動分選生產線上,記者幾乎見不到工人的身影。隨着破碎、分選等多道工序的推進,再生銅原料內包含的塑料、橡膠等無價值物質被有效分離出來。項燕龍介紹,這是公司引進的全球先進的再生金屬破碎分選技術,可以去除再生銅原料中95%以上的非金屬元素,從源頭上杜絕有害氣體產生。

經過多年發展,金田銅業已經打造出“再生資源—分選—銅加工—銅深加工”循環利用的產業優勢,成爲國內較大的銅加工企業之一。爲更好地將自身發展經驗惠及全行業,金田銅業與11家企業及科研院所共同參與了《再生銅原料》國家標準的制定。得益於該標準的制定實施,我國再生銅在銅加工行業的直接利用率從30%上升至70%。

近年來,金田銅業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我們積極貫徹國家‘雙碳’戰略,持續開展生產節能降耗、工藝流程再造行動,建成的6個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67.4兆瓦,年利用太陽能發電6000萬千瓦時以上,先後開展集中供氣、反射爐純氧燃燒、熔煉爐保溫等節能減碳項目,每年節約5000噸標煤以上,還實施了氮氫混合氣體廢氣回收項目,每年可減少廢氣排放量245萬立方米。”項燕龍說,金田銅業也因此被評爲國家級綠色工廠、省級“無廢集團”。

自主研發

近期,金田銅業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了重要步伐,其在泰國的“年產8萬噸精密銅管生產項目”正式啓動。

“先有市場,後有工廠”是金田銅業的戰略佈局理念。自2015年以來,企業在海外建設營銷網點,通過10年的全球化市場佈局和客戶開發,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和高端人才資源,對當地文化和法規也有了深入瞭解。“爲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滿足客戶需求,我們在越南、泰國建成兩個生產基地。”金田銅業市場總監湯先朋說。

從1986年只有7名職工的寧波妙山銅材廠,到次年煉出第一爐銅,並開發出H59、H62銅棒實現盈利,再到如今成爲中國企業500強、銅加工行業龍頭企業,金田銅業正通過產品升級和產業佈局,持續擴大海外“朋友圈”。

近年來,金田銅業的銅材產品海外銷量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4年上半年年報顯示,企業產品海外銷量達8.66萬噸,同比增長22.84%。目前,金田銅業已在寧波、江蘇、重慶、包頭以及國外建設了生產基地,並在多個國家設立了分子公司、辦事處,建成了全球供應鏈體系和銷售網絡,爲國內外客戶提供銅產品一站式解決方案和採購服務。

想要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搶抓時代機遇,擁有更多行業話語權,自主品牌的引領力及影響力至關重要。企業頻頻亮相國際各大專業展會,不斷搶灘多元市場。湯先朋說:“我們每年參加全球工業領域專業性展會超過30場,將公司先進的銅合金材料向客戶進行推廣,同時也能更好地瞭解高端領域對銅合金材料的應用需求,從而調整公司新產品的研發方向。”

如今,金田銅業正加快推進重點戰略項目建設和產業佈局步伐,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端銅及銅合金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能力,爲公司產品轉型升級和戰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爲了跟進低空經濟、AI算力及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金田銅業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近幾年,企業生產的新能源及散熱領域用無氧紫銅排、AI服務器領域散熱器用無氧熱管、機器人空心杯電機用電磁線等產品受到市場歡迎,在建的年產35萬噸高導高韌銅線項目、年產3萬噸特種線纜用高純低氧銅絞線項目產品在智能電網、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也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此外,金田銅業還聚焦前沿科技,着力開展AI算力服務器用高導電高導熱石墨烯銅、海工裝備用銅鎳錫、新一代高鐵牽引電機導條用高強高導銅合金等一批新材料的研發。(經濟日報記者 鬱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