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動了梅》跑出憂鬱人生!臺大EMBA「格格」王翊菲用馬拉松重啓自我
臺大EMBA門外社前社長王翊菲(綽號格格)的人生可說是被「跑步」徹底改寫。(圖/王翊菲提供)
從怕曬太陽、討厭運動,到成功挑戰紐約馬拉松,臺大EMBA門外社前社長王翊菲(綽號格格)的人生可說是被「跑步」徹底改寫。她不僅完成了紐約馬、加入全球六大馬的挑戰行列,也用運動克服了曾經的身心困境,證明「人生不是要跑快,而是跑得快樂。」她回憶去年11月的紐約馬拉松,形容那是一場「洗衣板式的馬拉松」,全程需跨越五座大橋,坡度起伏猶如浪潮,「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氣溫只有3度,在等待出發的史坦頓島,她穿上三層防寒裝加上紙尿褲,爲的是節省上廁所排隊時間——「這是我們的行動廁所與禦寒標配。」
紐約馬的難,不只在賽道與氣溫,更在於過程的心理拉扯。「我跑得不快,但沿路紐約人的熱情讓我感動。他們整座城市都在爲跑者加油!」她笑說,當最後衝線時高舉臺灣國旗,那一刻的自豪與激動,是難以言喻的力量來源。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如今熱愛健身的馬拉松女將,過去曾是「不運動、怕曬黑」的女孩。轉變的契機竟來自一場酒後「被推坑」的承諾。她笑說:「學長姐說如果隔天不參加開訓就是小狗,結果我真的一個人去了,從此誤入跑步的世界。」
初入運動圈時,她是團體中最弱的成員,卻因羨慕學長姐們的健美體態而悄悄埋下「我要變更好的自己」的種子。從肥胖、鬆垮的身材,到如今結實有線條的運動型格格,她用11年前與現在的對比照證明:「堅持就能改變一切。」其實她真正踏入運動軌道,是因爲更年期引發憂鬱症。當時她告訴自己:「我有兩個兒子,我不能倒下。」醫生建議她運動,她選擇了跑步,從邊跑邊哭,到感受到流汗後的痛快釋放,「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人生開始逆轉。」
從跑步開始,她接觸到肌力訓練,補足長期忽視的體能基礎,也學會應對運動傷害。「膝蓋會痛,是因爲股四頭肌太弱;腰痠背痛,是因爲核心沒力。這些都是過去不懂的,現在我懂了,也更強壯了。」她說:「如果你自己不幹點大事,將來要對孩子說什麼?」接下來,她將挑戰芝加哥、柏林與東京馬拉松,完成「世界六大馬」的夢想。這段從谷底翻身的歷程,早已不是單純的運動,而是一場自我超越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