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動了梅》從診間到球場!鄭銘鎮醫師用運動精神打造偏鄉少棒夢

年過六旬的牙醫師鄭銘鎮,白天坐鎮診間,夜晚化身運動達人:單車、游泳、跑步到高爾夫樣樣來,體能與氣色不輸年輕人。(今天動了梅)

年過六旬的牙醫師鄭銘鎮,白天坐鎮診間,夜晚化身運動達人:單車、游泳、跑步到高爾夫樣樣來,體能與氣色不輸年輕人。這股與運動的不解之緣,始於板橋國小與土城田野;五年級意外入選田徑隊,卻因父親擔心課業被沒收釘鞋。多年後,他以成績證明自律,父親也完成「角色轉身」,拿出退休金20萬元支持兒子投入基層棒球,成爲家族價值的一次和解。

就讀陽明醫學院時,他瘋棒球、主守捕手兼中心打者,邀請丁滄浪等名師指導,並與陳義信、黃平洋等學長連結,讓醫學院球隊以科班訓練在臺北春季聯賽名列前茅。嚴謹訓練讓他體會到自律與敬業,也奠定日後推動公益的節奏。

2007年,原住民棒球發展協會主辦的「關懷杯」因主要贊助告急面臨停辦,藍文成教練找上鄭銘鎮求援。他與家人率先捐助,並推動臺北市牙醫師公會回收病患拆下的金屬牙冠、提煉爲公益基金,每年挹注約四至五百萬元,長年資助少棒、青少棒與青棒,讓賽事得以續辦、體系得以紮根。多年來,「關懷杯」在花東地區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好手,包含黃恩賜、張肇元等選手自此嶄露頭角。此外,團隊也關注弘道基金會、紅葉少棒、南投射箭隊與北投國中女籃等隊伍,公益版圖從棒球延伸到更多青少年運動。

近年中油、臺電等企業加入資源行列,經費更趨穩定,但鄭銘鎮強調,偏鄉棒球仍需要社會持續關注;他以醫者之心與運動員的紀律奔走前線,用專業與愛串起孩子們的舞臺與未來。「能把所學與熱情結合,爲下一代多補一分力,就是我不斷上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