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螳螂接待2家機構調研,包括國盛證券、泰康資產
2025年4月21日,金螳螂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4月18日接待國盛證券、泰康資產2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金螳螂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2人,爲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朱雯雯,證券事務代表王揚。調研接待地點爲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金尚路99號。
據瞭解,建築裝飾行業產值 2023 年降至 4.93 萬億元,未來預計穩定增長,當前行業呈現房地產風險基本出清、競爭格局優化、公司經營企穩等特徵。金螳螂作爲行業龍頭,2024 年應收賬款質量明顯改善,業務以公裝爲主,佔比近 90%,政府項目過半。
據瞭解,2025 年金螳螂在業務拓展方面重點聚焦海外業務與舊改業務,舊改業務計劃從 2024 年佔比近 15%提升至 50%,海外已在部分地區實現屬地化運營,並計劃向非洲拓展。
據瞭解,金螳螂資產負債率約 60%,無銀行經營性貸款,具備財務穩健性,海外業務有優勢也有風險,已建立了部分地區的成熟管理體系。同時公司高管薪酬保持相對穩定,在利潤率方面採取系統性措施改善盈利能力。2024 年公裝業務新籤合同在辦公空間類和公共交通類項目實現增長。
調研詳情如下:
1、作爲裝飾行業龍頭,在中小企業加速出清背景下,您如何看待當前行業市場環境的變化?
答: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3-2028 年中國建築裝飾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建築裝飾行業產值在 2023年降至 4.93 萬億元,但預計未來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7 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16 萬億元。當前行業呈現三大特徵:一是房地產相關風險已經基本出清;二是競爭格局優化,中小企業出清後市場份額向行業頭部企業集中;三是公司經營企穩回升,行業正步入新一輪發展週期。
2、2024 年,公司的應收賬款和信用減值情況是否好轉?
答:2024 年公司應收賬款質量實現明顯改善,主要通過以下措施取得成效:一是業務結構優化,公司重點承接現金流穩定的央國企及政府公裝項目;二是加強全流程管控,強化現場管理,嚴格控制項目回款進度。在信用減值方面,前期主要的某房地產商相關風險敞口已基本出清。目前,雖然大型政府公裝項目結算週期較長,但整體風險減值較低。此外,公司財務政策保持審慎原則,對賬齡較長的應收賬款從嚴計提壞賬準備,當前一年期以內應收賬款佔比提升,資產質量持續向好。
3、公司當前下游客戶結構呈現怎樣的特徵?
答: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以承接公裝項目爲主,2024 年公裝業務佔比近90%,其中政府項目佔比過半,這種結構既保證業務穩定性,又與國家基建投資方向高度契合。
4、2025 年,公司在業務拓展方面有哪些重點規劃?
答:2025 年,公司將重點聚焦海外業務與舊改業務兩大方向。2024年,公司承接的舊改業務佔比近 15%,今年計劃大幅提升至 50%。自 2021 年到2024 年全國每年平均約有6萬餘箇舊改項目,涵蓋老舊小區改造、公共建築場館改造、歷史街區翻新、豪華酒店翻新等細分領域。其中,《2024年中國酒店業投資與資產管理白皮書》顯示,73%的中高端酒店物業使用年限超過 10年,亟需通過改造煥發新生,市場空間巨大。海外業務拓展上,公司已在新加坡和香港設立子公司,並於 2024年在東南亞、中東實現屬地化運營。2025 年,公司計劃進一步向非洲地區拓展,如安哥拉等地。
5、公司目前的負債結構如何?
答:保持行業領先的財務穩健性,資產負債率約 60%,無銀行經營性貸款,公司會考慮使用一些供應鏈票據或銀行承兌匯票等工具,這種結構爲業務轉型提供了充足安全墊。
6、公司海外市場的情況?
答:海外業務具備現金流良好、合同履約能力強、利潤率高等優勢。同時也面臨多重風險,包括市場波動、政治環境變化、匯率波動、合規要求以及文化差異等挑戰。公司已在新加坡、香港等重點市場建立了成熟的屬地化管理體系,通過"國內專業團隊+當地施工力量"的混合模式,既保證了施工工藝標準,又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目前,公司已對東南亞地區,如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等市場環境有較爲深入的瞭解,經營風險可控,下一步計劃開拓非洲市場,搭配完善的風險管控體系和文化融合機制,確保海外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
7、目前,公司高管的薪酬情況?
答:公司將在綜合公司業務和個人考覈完成度的前提下,保持相對穩定的薪酬水平,並通過組織優化的方式提升人效,實現更高效的管理。
8、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公司如何看待利潤率的變化趨勢?
答:在當前行業發展階段,公司採取審慎穩健的經營策略,在項目選擇上優先考慮現金流穩定、回款有保障的優質項目。同時,公司通過加強全過程成本管控、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等系統性措施,持續改善項目盈利能力。雖然短期利潤率可能受到市場環境影響,但相信通過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將爲公司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回報。
9、2024 年,公司新籤合同中公裝業務小幅增長,涉及領域哪些?
答:2024 年公司公裝業務新籤合同實現小幅增長,主要得益於辦公空間類和公共交通類項目的顯著提升。其中,辦公空間類項目受益於企業升級改造需求增加,公共交通類項目則隨着基建投資擴大而持續放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