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榮獲愛迪生獎殊榮 科研實力揚威國際

金屬中心憑藉卓越的研發實力與技術創新,以「AI人工智慧、智慧醫療」爲主軸,榮獲享譽全球的創新獎項—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 1 金、2 銀、1 銅殊榮。此次獲獎的4項技術,不僅展現臺灣在金屬材料製造、醫療與資安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更爲產業帶來突破性的技術應用。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與獲獎技術團隊合影,榮獲愛迪生獎銀獎殊榮的科研是「小型化高效銲接協作機器人」。金屬中心/提供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該中心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研發,已連續8年榮獲15 座愛迪生獎,不僅彰顯中心在多元技術的深厚研發能量,更爲產業提供高效、安全、智慧化的創新解決方案。未來中心將持續助力臺灣創新技術與國際市場接軌,攜手產業夥伴推動智能化升級與永續發展的新里程碑。

他指出,獲得銀獎的「小型化高效銲接協作機器人」,是針對大型金屬結構件銲接挑戰,搭載3D雷射座標生成與銲道AI缺陷辨識技術,如同銲接師傅的「智慧雙眼」,能即時擷取銲道的3D形貌,確保多層道銲接品質穩定,減少厚板鏟修次數。不僅能適應狹小空間作業,還可支援多機同步作業,提高銲接效率90%,並降低60%設備建置與運行成本,爲航太、造船與基礎建設領域提供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現與臺船、中信造船、Fraunhofer IPA、達明機器人等數十家公司有授權或合作事蹟,並已成功應用於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及大型造船業。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與榮獲愛迪生獎銀獎殊榮的「航太用AI優化放電加工設備」技術團隊合影。金屬中心/提供

另外獲得銀獎之「航太用AI優化放電加工設備」,運用人工智慧自適應技術,首創智慧調整放電加工參數,實現即時監測與補償機制。取代過去高度依賴人工經驗調校參數,流程繁瑣且難以即時優化缺點,使得傳統精修加工時間縮短超過50%,加工精度等級提升至0.5 條以內,帶動航太級零組件的製程效率與精度升級,爲高端製造業產生革新突破。此設備更結合AIoT雲端管理,可提供跨國遠程數據監控,建立履歷以確保生產穩定性並提供全球供應鏈即時應變能力,目前已導入先捷、億曜等十多家業者,成功應用於高階電動車連接器端子模具及航太發動機關鍵零組件加工智慧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