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川普轉向普亭立場 基輔遭「背後捅刀」陷恐慌

美國總統川普(右)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左)15日在阿拉斯加州愛爾門道夫與李查遜聯合基地合影。(路透)

川普總統13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表示,他將施壓俄羅斯總統普亭結束戰爭。然而雙普會後,川普似乎轉而與普亭站在同一陣線,附和了克里姆林宮的立場和言論,這個轉變在基輔引發了恐慌和背叛感。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7日報導,川普在「真實社羣」(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他希望「直接達成一項能夠結束戰爭的和平條約,而不是隻達成一項往往難以奏效的停火協議」。他還暗示美國不會兌現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威脅,這表明美國將不再試圖限制俄國的戰爭戰略。

這一轉變引發了烏克蘭官員、軍隊、民間的強烈反應,他們感到沮喪並指責川普破壞烏方爲了公正結束俄羅斯戰爭所做的一切努力。一位烏克蘭高階官員稱川普是背後捅刀,另位官員則說川普只想快點達成協議。

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形容雙普會對烏克蘭的影響「糟糕透頂」,川普似乎已經與普亭結盟,「他們倆可能正開始迫使我們接受和平條約,這實際上就是要烏克蘭投降…這次峰會的目的應該是川普和盧比歐向我們解釋的那樣,是向普亭提出立即停火的要求,如果普亭拒絕這項提議將面臨嚴重後果。普亭拒絕了,改提出以停火當作和平條約,而我們沒有看到川普做出任何反應,更不用說嚴重後果了。」

烏克蘭官員表示,澤倫斯基不會同意移交頓內次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州(Luhansk),這是基輔長期以來的紅線,但他願意在18日與川普的會面,以及未來可能與川普、普亭的三邊會談中討論領土問題。

任何領土轉移都會引發烏克蘭國內擔憂主權受損,此外若放棄頓內次克地區尚由烏克蘭控制的一系列城市,等同於提供俄羅斯未來進攻的跳板。烏前副總理、議員克里姆普什-欽察澤(Ivanna Klympush-Tsintsadze)便質疑,「滿足普亭的野心和目標」怎麼能結束戰爭、阻止俄羅斯重整軍隊,確保不會再發生新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