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歐股重獲關注 成美股高估值避風港
歐股曾因歐洲央行2015年初QE政策預期,而在2014年中展開凌厲漲勢,一度吸引投資人進場,但隨後美股AI題材崛起再度成爲投資重心。直到2025年2月川普交易風向反轉,加上DeepSeek模型衝擊,市場開始轉向評價面被低估市場,歐股因此重獲投資人目光。
中租投顧總經理蘇皓毅表示,由於歐債危機、俄烏戰爭等歷史事件,不少投資人談到歐股仍有些懼怕陰影,但歐洲基本面如今已大幅改善,希臘公債信評3月被穆迪信評調升至Baa3投資等級,而川普也意圖以二級關稅逼迫俄烏戰爭儘快結束,在歷史上圖個美名。
關稅協議莫過於川普當政最牽動投資市場的議題,所幸歐洲關稅談判結果優於4月初川普的恐嚇宣告,成爲歐股關鍵轉機。美國對歐盟除鋼鐵、鋁和藥品外,對其他歐洲出口產品徵收15%關稅,汽車關稅從25%降至15%。
據ING評估,上述協議達成後,美國從歐盟進口「所有」商品的平均關稅僅自12.9%升至13.4%,整體影響不如想像高。若調高製藥業關稅,美國從歐盟進口「所有」商品的平均關稅則升至17.3%。蘇皓毅表示,歐美達成原則性關稅協議,避免了最壞情況,不確定性大幅減少,爲歐洲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從經濟數據觀察,歐洲復甦跡象日益明確,7月HCOB歐元區製造業PMI爲49.8,高於6月的49.5,創2022年7月以來產業最低收縮速度,預示經濟正趨於穩定。服務業PMI更升至51.2,創6個月新高,超越預期的50.7。
而德國6月工業產值月減1.9%,遠遜於市場預期的0.5%,5月數據被下修,引發市場過度樂觀質疑。中租投顧認爲,因關稅問題廠商提前出貨,確實有可能影響後續訂單,但在貿易協議順利達成下,之後有趨向穩定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被稱爲「歐豬五國」的南歐經濟體也不再是弱雞。蘇皓毅指出,自新冠疫情以來,受強勁的服務業推動,南歐經濟成長率一直超過歐元區其他國家,尤以西班牙表現最突出。
同時,歐元區7月核心通膨率連3月穩定在2.3%,7月失業率降至6.2%,與先前的歐洲高失業、通膨偏高印象截然不同。信貸市場也呈現復甦態勢,2025年6月歐元區家庭信貸年增2.2%,企業信貸成長率從2.5%升至2.7%。
高盛近期上調西班牙GDP成長預期,2026年經濟成長率由1.5%調升至1.9%,全歐元區GDP成長預測也自1.1%調升至1.2%。高盛和法巴預測歐洲央行9月不會降息,且今年剩餘時間可能維持按兵不動,蘇皓毅認爲即便如此,先前降息效果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蘇皓毅指出,歐美循環性類股均強於防禦性類股。但與美股不同的是,歐洲價值股強於成長股,內需類股表現相對佳。加上歐股本益比明顯低於美股,對於擔心美股本益比過高的投資人而言,在投資組合中加入歐股基金,能達到分散投組風險的作用。
在不確定性成爲新常態的時代,蘇皓毅再次強調「持續參與投資市場遠比完美進出場時機更重要」,即使身處關稅與通膨的雙重考驗中,只要堅持參與、長期投入照樣能輕鬆累積退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