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市場2040年邁向80兆美元規模 臺灣半導體實力成發展推手
鈺創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盧超羣1日於「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上指出,金融科技市場在2040年有望突破80兆美元規模。圖/臺灣金融科技協會提供
金融科技的進步仰賴強大的運算支援與安全保障,而臺灣在半導體制造領域具備全球領先優勢,可望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爲其發展注入關鍵底氣。鈺創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盧超羣1日於「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上指出,金融科技市場潛力驚人,2040年有望成長至80兆美元規模。
臺灣金融科技的最新進展中,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鬍則華分享金管會所推動的三大應用案例。首先是「保險理賠聯盟鏈」,透過資料一致性與區塊鏈技術,讓保戶只需一次申請,即可同步串接多家保險公司資料,提升民衆體驗的同時,也替保險公司節省大量的作業成本。
其次是「鷹眼識詐聯盟」,透過各銀行回傳異常交易資料,集中交由中央AI模型進行訓練,並將辨識結果回饋給所有金融機構。不僅能強化個別銀行的防詐能力,也促成跨機構的聯防網絡。截至目前,已成功攔阻超過新臺幣3.6億元詐騙。第三個案例「快速身分識別聯盟」與「驗證轉接中心」則橫跨整合銀行、保險與證券等金融機構,當客戶在任一家機構綁定生物識別後,未來無須重複身分驗證,即可於其他金融單位完成開戶或認證。
胡則華強調,金融科技仰賴強大的硬體支撐,無論是保險聯盟鏈所需的加密簽章、AI防詐背後的GPU、NPU運算能力,或快速身分驗證所倚賴的安全元件,晶片與感測技術皆爲驅動上述創新的核心基礎。
盧超羣表示,金融科技正進入關鍵時刻,尤其是半導體與金融科技的結合,推動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跨境支付與智慧風控的發展,大幅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與普及性。而臺灣在半導體與ICT產業競爭優勢,有望成爲金融科技應用落地的重要支柱。展望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將從2010年的3000億美元,持續增長至2040年的2兆美元,而以四倍到40倍的倍數效應來推估,金融科技到2040年可能成長至80兆美元的規模。
全球區塊鏈商業委員會執行長Sandra Ro指出,關注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掌握龐大社羣媒體平臺的企業,他們擁有數億甚至上十億的用戶基礎,若未來在平臺上整合支付功能、推出自己的數位貨幣或穩定幣,將有潛力成爲全球級的金流平臺,這樣的發展不但可能改變用戶的支付習慣,也會對整體金融秩序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