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百億創投基金啟動 40%資金將投資新創

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啓動典禮昨天舉行,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中)主持,右起爲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鬍則華、凱基金控總經理楊文鈞、中信金控總經理高麗雪、金融總會理事長董瑞斌、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玉山金控總經理陳茂欽、金融總會秘書長吳當傑、金融科技園區執行總監洪杉源。記者陳正興/攝影

爲加速臺灣金融科技業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總會昨(19)日宣佈成立「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最大亮點是由凱基金控負責研議成立「創新科技母基金」,初始由金控業出資募集60億至75億元,同時尋求國發基金參與投資,總規模上探100億元,宣示金融科技國家隊正式成軍。

據凱基金控規劃「創新科技母基金」至少40%資金將投資臺灣創新科技領域,涵蓋人工智慧 (AI)、區塊鏈、大數據、數位支付與金融普惠技術等科技公司,聚焦支持臺灣新創企業技術開發、及臺灣金融產業的科技運用。

期待透過資金、技術與市場的整合,帶動臺灣金融科技發展從「服務型」轉型爲「技術創新型」並協助與金融機構對接,拓展商業應用範圍。

其餘60%海外投資則專注在拓展全球市場與國際合作,海外聚焦日本、東南亞和歐美等金融科技市場。

投資階段與目前一般私募股權基金多投資「成熟期」最大差異是,該母基金涵蓋各個階段的企業,從早期新創、成長期、成熟期企業皆爲投資對象。

凱基金控指出,這檔規模百億元的「創新科技母基金」營運模式有三大優勢,希望可達成挖掘、交流、落地和國際化等四大目標。

母基金營運模式的三大優勢,一、母基金透過投資多個創投基金,非單一公司、產品或專案,將資金分散在不同產業、地區和投資階段,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二、增加投資勝率,母基金有效與國際知名基金或外資合作,提升資金規模並促進國際資本進入臺灣市場,協助臺灣新創企業接軌全球市場。

三、迅速形成羣聚,母基金能將政府、金融機構與民間資金結合,形成產業帶動效應,特別是在高風險、創新領域更能發揮作用。

最終可達成四大目標,「發掘」:挖掘具潛力的創新科技公司與投資機會、「交流」:與國內外同業分享最新金融科技趨勢與資訊,「落地」:引進國內外領先的金融科技技術,促進技術落地應用與創新,「國際化」提升國際能見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