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賦能大糧倉 處處都有豐收景

(來源:黑龍江日報)

轉自:黑龍江日報

□本報記者 程瑤

地處世界僅存三大黑土平原之一——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地勢平坦、沃野千里,糧食綜合產能達到260億斤,商品率高達90%以上,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肩負着築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精準把握區域發展脈絡,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精準澆灌糧食種植產業,爲東北大糧倉的穩固和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助力水稻種植升級

佳木斯大米以其優良品質暢銷全國,但傳統水稻種植模式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抗風險能力弱等短板,向現代化生產模式轉型所需的大量資金又讓很多種植戶望而卻步。紅河農場的水稻種植大戶於東就曾面臨這樣的困境:“想訂購農機,實現規模化、現代化種植,可購置新設備、流轉更多土地都需要大量資金,前期投入實在太大了。”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上門對接,耐心指導於東通過手機銀行線上申請貸款。短短几分鐘,於東就完成了100萬元“墾區產業貸”的貸款申請,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這筆錢,種水稻輕鬆多了,效率大幅提高,成本也下來了。今年不但水稻產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品質也更好,到秋天收入肯定比去年高。”於東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截至目前,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已累計向轄區水稻種植戶發放貸款46億餘元,支持了1.3萬戶種植戶擴大生產規模,有力支持了當地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的雙提升。

扶持玉米產業發展

玉米在佳木斯農業產業結構中同樣佔據着重要位置,隨着市場對玉米深加工產品需求的日益增長,當地的玉米種植和加工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着資金短缺、技術升級困難等問題。

“企業下游客戶訂單逐漸增多,急需大量流動資金購進原材料,一算賬,資金缺口達上千萬元。找了幾家銀行,都因爲抵押物不足等原因貸不下款,可把我急壞了。”黑龍江省佳康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孫聖海告訴記者,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得知企業困境後,指導企業在省融資信用徵信服務平臺進行了註冊,隨後立即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爲其匹配了“雙穩”貸款和該行的特色小企業貸款產品,並開通“綠色通道”,僅用7天時間,就完成了受理、調查和審批工作,爲企業成功發放2筆貸款,合計1000萬元。“服務貼心、手續簡便、貸款高效,多虧了郵儲銀行的大力支持,才讓我們有了不斷前進的底氣。”孫聖海表示。

除了支持玉米加工企業,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還加大了對玉米種植戶的信貸投放力度,大力推廣“極速貸信用戶(線上)—黑龍江數據模式”產品。該產品僅需種植戶通過手機銀行申請即可系統自動審批,資金實時到賬,極大地提高了貸款辦理效率,滿足了種植戶資金需求“短、頻、急”的特點。金融賦能從種植到加工的玉米全產業鏈升級,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爲更好服務糧食種植產業,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還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

該分行組建了管村客戶經理隊伍,深入鄉鎮村屯,上門爲農戶辦理業務,建立“一戶一檔”助農臺賬,提供便捷服務。在備春耕等關鍵時期,建立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加快資金投放速度;依託數字技術與地方政府和第三方數據平臺合作,利用高價值數據打造“金融+科技+大數據”數智化應用場景,實現貸款線上申請、額度秒批,讓農戶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採取“雙穩+信用”“雙穩+抵押”等多種產品組合,滿足客戶多元化、差別化融資需求,化解抵押擔保困境,提升申貸獲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