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的增量資金來自哪裡?

根據興證策略張啓堯團隊的分析,7月以來A股市場情緒顯著升溫,上證指數站上3600點,牛市共識逐步形成。

而市場增量資金主要來源於槓桿資金、外資和私募基金,具體表現如下:

槓桿資金:規模與流向

8月第一週兩融餘額突破2萬億元,爲2015年後首次,7月淨流入達1344億元,連續7周穩定流入,成爲行情重要助推力。

淨流入集中於 醫藥生物(+152億) 、 電子(+145億) 、 電力設備(+116億) 、 計算機(+107億) 、 有色金屬(+106億) 等成長性與政策受益板塊。

7月海外基金通過EPFR渠道淨流入A股200億元,主要由 被動型基金 貢獻,主動型基金仍淨流出。

北向資金佔全A成交比例自7月初趨勢性上升,顯示外資對A股的參與度持續增強。

7月私募股票多頭倉位環比上升3.3個百分點至61.1%,突破2024年以來的窄幅震盪區間(55%-58%),若恢復至歷史中等倉位水平(65%),有望帶來大量增量資金。

截至6月底,證券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5.5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458億元,規模與倉位同步上行,表明私募多頭是市場的重要邊際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