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年菜”新春戰報:線上日售五六千單,品牌效應溢出國門

南方財經“年菜經濟”課題組 廣州報道

元宵剛過,蛇年春節的餐飲消費市場熱度未減。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2025年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1%,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8%。

廣東首推的年菜經濟已成節慶餐飲的風向標。繼2024年精心評選出26款“金牌年菜”引發廣泛關注後,2025年81款“金牌年菜”新鮮出爐,在蛇年春節的餐飲市場表現搶眼。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多家企業獲悉,截至目前,2025“金牌年菜”代表企業春節期間的銷售數據均迎來不同程度漲幅。如廣州僑豐劉娘子總銷售額達3960萬元,同比增長40%;佛山順德品珍科技年貨季期間總銷售額超2000萬元,年菜熟食產品同比激增211%,其中海外年菜銷售額同比增長三倍以上。

廣東潮州恩潮食品的“佬味到”滷鵝,憑藉其日益完善的電商渠道,日均訂單量高達五六千單,每日滷鵝銷售量逼近800只,日營業額突破40萬元。有受訪企業表示:“大部分企業設定的目標是每個月可以達到2000單,這樣可以爭取到更優惠的快遞合作條件。恩潮食品已在線上實現了日均五六千單的銷售佳績,確實令我們欽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張春暉表示,從經濟價值看,年菜經濟有助於聯動上下游企業,打造出一條涉及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市場消費等多環節的年菜產業鏈;從文化價值看,年菜經濟有利於豐富節慶餐飲文化,搭載“非遺”春節機遇,使“八大菜系,百款年菜”成爲中華飲食文化的國際名片;從實踐探索看,在年魚經濟的基礎上,年菜經濟作爲預製菜的“升級版”,將釋放出更大的消費市場,推動預製菜產業向規範化邁進。

“金牌年菜”變現能力超預期

磨標準、選精品、拓市場,連續舉辦兩屆的“金牌年菜”爭霸賽評選已成爲搞活年菜經濟的催化劑。

《2025年“金牌年菜”評選標準及獎項設置方案》由30餘位全國美食界“頂流”研討制定,並在“2024年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新形勢下農業出海交流研討會”上正式發佈。摘得桂冠的“金牌年菜”誕生於“八大菜系”主要發源地、“世界美食之都”和諸多美食地標城市,扛過了嚴格的標準、激烈的競逐,在春節市場的檢驗中同樣表現不俗。

線下,在商超、餐飲連鎖等主戰場,廣東海昌沅國通的熱銷單品線下門店銷售量佔比達80%;唐順興的港式蜜汁叉燒銷售總額超500萬元,B端渠道銷量增長135%以上。

線上,天貓、京東、抖音、拼多多等主流電商配合作戰,部分企業還通過社區團購(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滲透家庭用戶。如無錫市真正老陸稿薦通過社區團購、電商自營平臺以及第三方電商平臺渠道進行銷售,其熱賣單品累計銷售額超425萬元;封開廣遠家禽育種銷售額也同比增長10%。

隨着一人食、戶外野餐、懶人飯等消費概念興起,年菜借春節消費熱加速零售市場佈局。據調查報告,到2025年,國內預製菜市場規模將突破8300億元,其中C端市場規模佔比將從兩成上升到三成。

爲進一步滲透C端市場,企業還運用折扣、滿減、贈品等營銷策略組合。

僑豐劉娘子推出滿200元減30元、組合裝摺扣、贈送品牌禮盒等促銷手段,訂單量提升25%,客單價從180元增長至230元。津津食品、無錫真正老陸稿薦等企業也推出“滿2盒9折、滿3盒8折”“買二贈一”“春節送貨不加價”等策略,保障消費者節前購置年菜的便利與實惠。

年菜經濟的背後,折射出一個充滿潛力的行業機會。對於消費者而言,在年節時刻,無論送禮還是自用,“金牌年菜”可在衆多年菜中脫穎而出,憑藉其高品質與獨特風味,引領着年菜消費的新潮流。

“金牌年菜”品牌效應溢出國門

炸春捲、松子魚、佛跳牆、大盆菜……春節期間,這些熟悉的菜品從廣州南沙走向世界各地。今年春節前,從南沙發出了12個貨櫃的預製食品,供應海外華人春節的餐桌需求,平均每個貨櫃貨值5萬美元,合計大約60萬美元,迎來新年的“開門紅”。

回顧2024年,品珍科技的“御鮮鋒”等26款“金牌年菜”首航澳大利亞、新西蘭,正式開啓國際市場佈局,並利用共享工廠、OEM代工、清真食品認證等方式破解供應鏈壁壘。據悉,春節期間品珍科技年菜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三倍以上。

如今,“金牌年菜”的品牌效應已溢出國門,成爲中華美食文化的一張國際名片。企業普遍反映,評選帶來了品牌曝光度、消費者信任度以及市場認可度,“金牌年菜”的“變現”能力在首個“非遺版”春節得到驗證。

“我們的黑椒脆皮雞腿扒在2025‘金牌年菜’爭霸賽評選中獲得‘人氣優選獎’。獲獎後,該產品在C端的銷量明顯上升,對品牌的信任度也提高不少,金紗魚腐、魚皮角甚至出現斷貨情況。”佛山順德津津食品企業葉丹桃表示,其特色年菜春節期間的累計銷售額達1500萬元。

據廣州僑豐劉娘子食品透露,其鹽焗雞產品獲獎後單週銷量環比增長80%,品牌搜索量增長50%,社交媒體互動量提升120%,並藉助評選的影響力,成功拓展了3家區域商超合作渠道,下一步還計劃與鷹金錢聯合開發新口味鹽焗雞。

抓好年菜經濟,就是抓好一年的銷售。對企業而言,品牌賦能之下,年菜企業緊密對接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研發策略,在口味、配料、包裝等方面實現“金牌年菜”的蛇年煥新。

唐順興總經理唐展曜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大健康時代,減少人工添加劑,避免過量調味料和高油脂是年菜開發未來的方向,要兼顧傳統風味與現代健康理念,加強食材溯源,通過低溫鎖鮮、冷鏈配送等工藝保證產品口感和營養,實現“即食美味,健康無負擔”的目標。

“隨着年菜市場普及,C端消費者對即食、即烹、即熱需求激增,小包裝產品既減少食材浪費,又便於攜帶、存儲,適用於單身人士、上班族及戶外場景。”葉丹桃介紹,後續將推出單品小包裝系列,迎合年輕消費羣體。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年菜在市場中的認知度正不斷深化,2025年及未來幾年將是行業加速規範化、品牌化的關鍵期。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抓住C端消費升級的機會,將成爲年菜經濟發展的關鍵課題。隨着國際佈局逐步深入,年菜也將在更多場景中成爲中國味道的代表,爲全球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餐桌體驗。

南方財經“年菜經濟”課題組:喻淑琴 李振 龐詩雋 張夢琦 熊星婷 鄧佳怡 倪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