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執法將堅持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去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今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執法將如何開展工作?3月24日舉行的北京市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總隊長趙志威表示,今年將在以往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涉企的檢查。堅持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輕微違法企業督促整改。

趙志威說,一方面堅持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輕微違法企業督促整改。更加規範執法程序和行爲。今年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修訂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規範,並進一步規範執法程序。強化行政檢查計劃任務規範管理,嚴格控制規範專項檢查、提升檢查質量,進一步增強執法檢查的計劃性、規範性。定期彙總、分析市、區兩級執法隊伍規範着裝、執法全過程記錄、入企掃碼等情況。開展執法稽查,實施“伴隨式”稽查,加強內部監督。

大力推進非現場執法。充分利用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控、加油站在線監控、熱點網格、機動車遙感監測等科技手段和綜合執法平臺,強化智能感知,通過非現場執法檢查驅動現場檢查,鼓勵各區結合實際開展科技執法試點並投入運用,逐步向“以非現場檢查爲主,現場檢查爲輔”過渡。

精準實施現場執法。今年將綜合企業過往守法記錄等情況開展不同頻次的執法檢查,實現“一次進門綜合性執法”。除特殊情形外,原則上對正面清單企業只開展非現場檢查。加強與市場監管、城管執法、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減少單部門執法頻次,繼續加強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聯動執法。

持續開展“執法+服務”。推動包容審慎監管,堅決執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47類不予處罰清單等,給予企業適度的容錯改正空間。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引導企業自覺守法。

另一方面,對嚴重違法行爲仍要利劍高懸。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嚴查超標、超總量排放的污染環境行爲;二是聚焦惡意違法行爲,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弄虛作假、故意逃避監管的違法行爲;三是聚焦重點時段,嚴查重污染期間未依法履行應急減排法定措施,甚至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爲。

編輯 張牽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