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人口負成長 民代促推留才措施

少子化浪潮下,金門人口出現負成長,是地方關注的一項警訊。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縣面臨人口危機,2023年金門人口成長率爲0.472%,2024年驟降至0.017%,2025年更首度轉爲負成長,爲-0.130%。設籍人口維持13.9萬人左右,實際常住約6、7萬人,人口外移與新生兒銳減成結構性問題,民代籲縣府應思考金門人口暨人才政策白皮書,提出具吸引力與實用性留才措施。

縣府說,設籍人口一度因小三通政策快速增長,2023年底達14萬4149人,籍在人不在現象明顯,許多戶籍設金門實際住臺灣本島,縣府爲落實人籍合一,每逢選舉與檢警啓動戶籍清查,對一址多戶等類型加強管理。

縣府分析,人口轉爲負成長與近年推房屋稅2.0新制有關,改採全國總戶數計算差別稅率,不少爲家戶配酒設籍在金門者,爲避重稅將戶籍遷出,加上少子化衝擊,人口流失明顯。

金門2022年新生兒856人,2023年減爲721人,2024年僅707人,今年目前只有300多人。

議員王秀玉說,縣府推0至6歲縣府養政策成效不彰,應檢討育兒津貼與生育補助金額,提高誘因。議員董森堡呼籲統整分散在各局處的青年與人口政策,提出具前瞻性的金門人口暨人才政策白皮書,祭出中長期策略。社會處迴應,近期正研議調高生育補助。

金寧李姓民衆表示,許多金門人保留戶籍,是對故鄉認同而非爲避稅,應思考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臺灣學生定居,才能爲人口流失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