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戶籍太香人人想要! 金門人靠「家戶配酒」年年多進帳
金門縣政府敲定「109年中秋節購酒」的配售時程,將從金城鎮、烈嶼鄉開始,圖爲民衆排隊購買家戶購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20/08/06 蔡家蓁攝影)
金門縣政府有座人人稱羨的「金雞母」金門酒廠,憑藉豐厚的稅收與產業收益,讓金門成爲福利前段班的縣市。每逢春節、中秋與端午三節,縣府更是會「家戶配酒」。很多外地人誤以爲是免費配送高粱酒,其實不然,金門縣民仍要花錢買酒,但只要加價轉賣給酒商就能小賺一筆,成爲小確幸收入。
【推薦閱讀】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昔日巨大坑道戲院!一斧一鑿開山打造的「擎天廳」成金門地下代表作
金門酒廠每年賺進數十億元,爲了回饋金門縣民,因此實施三節配酒的福利。金門早期的春節配酒以家戶爲單位,2005年改以二十歲以上的縣民爲單位,當時全縣共計四萬八千餘人,享有配售特選高粱酒一打。
以2006年爲例,每瓶高粱酒375元,每人配售十二瓶,共花費四千五百元。因爲這款配售的高粱酒,貼有標籤「金門縣95年春節配售專用酒」字樣,相當受到臺灣消費者歡迎,坊間甚至有傳言配售酒比較好喝。因此金門各村裡辦事處發放縣民配酒時,許多金門酒商會趁機大肆收購,縣民只要轉賣一箱十二瓶高粱酒,隨即獲利三千元,被戲稱爲「高粱酒紅包」,現場熱鬧滾滾,也增添過年氣氛。
由於奇貨可居,金門酒商哄擡三節配售酒,導致市價飆漲,2012年出現臺灣大盤商吃不消,一度聯合抵制採購金門的端午節配售酒,致使市價滑落的現象。
金門縣民享受三節配酒等優渥福利,吸引不少外地人入籍金門。2017年設籍於金門的人口將近十四萬,大約是實住人口的三倍,也有不少金門大學的臺灣學生入籍金門,享受在地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