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立秋酷熱、父親節起午後雷陣雨範圍擴大 有擾動發展下週到臺灣附近
今天各地高溫普遍32至34度,臺北盆地、中南部內陸、花東縱谷等通風不佳地區35至36度,紫外線指數普遍過量等級,要做好防曬及補充水分。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是24節氣的立秋,天氣高溫炎熱,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歐宗學表示,今天各地高溫普遍32至34度,臺北盆地、中南部內陸、花東縱谷等通風不佳地區35至36度,紫外線指數普遍過量等級,要做好防曬及補充水分。
今天台灣附近的大氣環境跟昨天相似,但歐宗學表示,太平洋高壓的影響會更明顯一點,風向上來看會轉以東南至偏南風爲主,風速減弱,整體水氣更少,因此天氣狀態更爲穩定,各地普遍爲晴時多雲天氣。屏東到臺東受到南方菲律賓附近低壓的外圍雲系影響有較多雲量及零星陣雨,其他地區午後時段山區附近纔有稍高的降雨機率,降雨範圍小且雨勢有限。
歐宗學表示,明天到週六大致仍是類似的高壓勢力邊緣環境,維持東南至偏南風影響,南方會開始有些低壓的外圍水氣來到臺灣附近,午後雷陣雨範圍逐漸擴大,明天高屏一帶、週六中南部地區陸續都會有受影響的機會。
週日以後水氣增多情形較明顯,歐宗學表示,高壓勢力也有減弱東退的趨勢,午後雷陣雨的發展潛勢將進一步提高,降雨範圍擴大、各地都可能受影響,影響的時間、帶來的雨量也可能更長、更多,可能有局部的午後大雷雨影響。各地山區以及西半部山脈沿線都是可能的降雨熱區,也不排除降雨範圍會更往平地走一點,週日開始要注意下午天氣變化。
夏季還未結束,現在仍是颱風好發季節,歐宗學表示,雖然西南季風的強度相較7月減弱許多,不過在海面上還是會有新的熱帶擾動發展機會。
他說,除了正在通過菲律賓的低壓,在關島附近也有擾動環流正在發展中,部分預報資料顯示會以偏西的路徑移動,在下週中期左右來到臺灣附近,屆時的接近程度、強度仍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並不一定會發展爲颱風或是靠近臺灣帶來影響,要觀察未來幾天預報變化及這個系統實際的發展狀況,預估週末期間就會有個初步的雛形出現。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