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帳上豐收配息可期 淨值回升有助明年股利發放
全球股、債市齊揚,讓金控帳上投資大翻紅。 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球股、債市齊揚,讓金控帳上投資大翻紅。據金管會截至9月底統計,14家金控國內外帳上投資未實現收益2,401億元,終結連兩季虧損、寫近四季新高。金融圈指出,帳上評價收益回升將推升金控淨值,也擴大明年配息空間。
據統計,14家金控9月底海外帳上投資轉盈69億元,終結連三季虧損;國內帳上投資更大賺2,332億元,單季暴增近12倍,成「翻紅」關鍵。
金控主管說,受關稅淡化、啓動降息,第3季臺股飆漲16%,那斯達克、S&P 500各漲11%和7%,臺、美債殖利率回跌,價格反向走揚,股債市走多,使金控帳上投資大賺。
金管會統計,至9月底,14家金控海外曝險28.4兆元、國內曝險48.5兆元,合計76.9兆元,季增3%。曝險包括拆存、放款與投資三大項,第3季整體結構呈現「投資大賺、放款強勁」雙動能格局。
海外投資方面,金控前十大市場中除陸港外,其餘八大市場帳上投資維持獲利。以美國市場最亮眼,帳上投資從第2季底虧損225億元,第3季底翻正至37億元,單季收益大增262億元。
其餘七大「賺錢」市場中,9月底以南韓季增二成、投資收益攀升到175.4億元最賺;大陸和香港帳上投資各虧損168億元和2.85億元,損失也較上季收斂。
金控海外放款動能也寫新猷。受降息預期與AI生產力循環帶動市場樂觀氛圍,9月底金控海外放款餘額衝破5兆元、達5兆216億元,季增3,473億元,金額與增幅均創新高。
前十大放款市場中,以大陸放款餘額6,577億元、季增610億元最多。銀行主管指出,對陸放款增加主因包括人民幣兌新臺幣升值2.6%,推升新臺幣計價放款金額,以及部分陸企做海外併購、放款轉計入大陸市場等因素。
展望第4季,金融圈關注兩大變數:一是美國釋出以降息支撐經濟的明確訊號,資金行情續熱,有助金控帳上投資未實現收益持續擴大;二是AI應用是否進入實質變現階段,年底AI巨頭財報將成風向指標,若邊緣AI及企業採用動能延續,股市風險偏好續強,將推升金控投資收益續航。
延伸閱讀
金控海外曝險 減美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