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國際葉片維修市場 天力攜風訓公司培訓人才
天力離岸風電科技與臺灣風訓公司簽署風電訓練及產業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本土風電訓練量能升級。圖/天力提供(中央社)
擁有逾300支葉片生產經驗的天力離岸風電科技今天表示,與臺灣風訓公司近期展開訓練合作可行性評估,雙方將聚焦於風電運維技師關鍵技能的培訓合作,共同推動本土風電訓練量能升級,後續天力也規劃進軍國際維修市場。
臺灣風能訓練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率先引進國際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GWO)標準訓練,以培育本土風電人才爲核心出發,2021年起成爲亞太區GWO發證單位第1名,並屢獲多項GWO獎項肯定及國際合作邀請。2024年更榮獲GWO「亞太地區年度最佳團隊」最高榮譽,成功將臺灣及風訓公司品牌推向國際舞臺。
天力董事長吳坤達透過新聞稿表示,臺灣風機葉片維修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本土葉片維修人員能力與人力嚴重不足,所以系統商只能尋求外籍技師進行維修工作,造成本土技師缺乏實作經驗,系統商不願意派維修工作給臺灣技師。
他指出,惡性循環下,由於葉片維修產業缺乏工作機會或是無法釋出有保障的工作機會,導致本土人力投入葉片維修的市場意願低落。
他進一步說,再者,臺灣目前沒有培訓的課程及實作的訓練機構,有心投入風電產業,就得到國外去受訓,相對培訓成本高昂,且國外的培訓機構通常以傳授理論爲主,沒有提供太多的實作機會,產生臺灣葉片維修能量嚴重不足的困境。
吳坤達表示,爲解決以上問題,天力作爲臺灣唯一有能力進行葉片維修訓練的公司,也規劃要進軍國際維修市場,所以需要足夠的技師,因此與風訓中心合作葉片維修一系列課程,經過培訓後合格的學員,將成爲天力未來在接單時候的外聘技師,如此亦可解決目前無處培訓的難處,也提供本土工作機會。
另外,爲了能更順利打出國際杯及吸引專業人才,降低本土有志人士參予培訓計劃的門檻,天力也規劃僅先收取部份少許的培訓費用,剩餘費用等到承接工作後,再由報酬中分期攤還的方案。
天力強調,身爲本土離岸風電產業一環,希望藉由製造風電葉片的技術價值,有效結合在地資源與核心技術,長期佈局風電葉片在地化運維服務,與風訓中心攜手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共創風電產業的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