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風采|陸家嘴有一道最美風“警”線

【巾幗風采】

原標題:從站“蛋糕”到進樓宇、跑社區,東方明珠女警中隊用心守護金融城平安——(引題)

陸家嘴有一道最美風“警”線(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原來,我們女警1999年就已經開始駕駛兩輪摩托執勤執法了,好颯。”上海浦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一大隊東方明珠女警中隊的新晉女警朱菱感嘆說。近期,在東方明珠女警中隊,一張拍攝於25年前的老照片引發女警們的討論。這張照片也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時光大門,將上海唯一一支女警中隊的“前世今生”展現在大家面前。

從東方明珠女警崗組到如今的女警中隊,從兩輪摩托到倒三輪摩托,從指揮員到交通共治,25年間,女警們堅守初心,在浦東開發開放中,用女性獨有的溫柔與堅韌,守護這座金融城的平安。

騎摩托的“寶藏”警花

1999年,浦東新區的快速發展以及一系列重要國際活動的舉辦,對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東方明珠女警崗組應運而生。

當時的女警面臨諸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要在2~3個月內學會駕駛摩托車。

浦東公安分局指揮處民警鮑佳運,是首批加入女警崗組的民警之一。回憶起那段時光,她說:“那時,我們作爲標兵站在世紀大道上,壓力非常大。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爲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關係到浦東的交通秩序和安全。”

女警崗組的成立,不僅提升了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也展現了女性在現代城市交通管理中的獨特魅力。

從站“蛋糕”到進樓宇、進社區

隨着城市發展和交通管理工作的迭代升級,東方女警崗組演變成爲女警中隊,她們工作的區域也從最初綿延世紀大道5.5公里、10個路口的“一點、一線”,擴展到了現在1.7平方公里的陸家嘴核心區“一轄區”。

2008年加入東方明珠女警崗組的張丹青是女警中隊的第一任中隊長。她告訴記者,由於“浦東第一崗”位於小陸家嘴核心區域,是連接浦東和浦西的交通要道,四周交通狀況如蛛網般錯綜複雜,加之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七大商圈、200多座商務樓宇,密集的人流車流,時刻考驗着女警們的應變與處置能力。

“那時,我們站在路口龐大的‘蛋糕’指揮台上,身着統一制服,每個高峰時段都要疏導數千輛途經車輛。”張丹青回憶說,350組手勢指揮、150個轉身、1000次吹哨,是當時每一位女警早晚高峰的基本工作量。挺拔的身姿、鏗鏘有力的指揮手勢,東方明珠中隊的女警也因此成爲陸家嘴一道亮眼的風“警”。

如今,隨着交通精細化管理,明珠女警守護城市交通的職能也從原先的站“蛋糕”,變成了進樓宇、進社區、進學校。除了機動車的管理疏導,他們還要通過各項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向市民講解交通法規,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

幫白領疏堵,給“小哥”找車位

90後黃琳璐是明珠女警中隊的副中隊長,她和女警們正面臨全新的城市交通治理挑戰。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上下班高峰期,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蜂擁聚集在樓宇出入口,爲了暢通白領的通勤路,女警們以“陸家嘴樓事會”爲平臺化身“樓宇交警”,加強警企溝通、開闢臨停區域,緩解了瞬時擁堵問題。

轄區外資企業多、外籍友人多,而各國通行規則、交通標誌不盡相同。女警們還發揮自身的英語優勢,製作圖文並茂的宣傳單,開展“掃樓式”交通安全宣傳。

近期,在她們管轄的小陸家嘴核心區域內,還新增了16個非機動車停車位,這也是東方明珠女警中隊在日常工作中的又一創新之舉。

原來,小陸家嘴核心區白領對於外賣、快遞的配送需求非常大,但“小哥”在這片非機動車區域面臨“寸步難行”的困境。女警們通過走訪調研,變堵爲疏,依託外賣騎手交通安全聯盟,與外賣企業積極溝通,通過警企合作,推出了“P(停車)+W(步行)”配送新模式,解決了核心區域外賣配送的痛點。

“這16處點位都是女警和女輔警一起,利用碎片化時間一點點‘走’出來的。” 黃琳璐表示,隊員們還貼心標註出了每一個點位距離每一棟樓宇的步行時間。

陸家嘴的林立高樓之下,用腳步丈量初心,用溫柔重塑秩序,她們是明珠塔下的“明珠”,也是這座城市的守護者。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