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證實 已請保發中心研究非長期保證利費率商品

金管會證實已請保發中心研究非長期保證利費率商品。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今日證實已有提出非長期保證利費率新產品的構想。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今天表示,已請保發中心研究非長期保證利費率商品,其中,利率的部分主要和壽險有關,費率則和醫療險爲主的健康險有關。

陳清源指出,對於壽險和醫療險、健康險這些非長期保證費率及利率,保險局已有請保發中心作「可調整保費商品」進行相關研究。陳清源進而說明,非長期保證的保險,一個和費率有關,一個和利率有關,利率攸關長期壽險商品,費率則是和醫療險、健康險相關,他進而舉例說明,例如健康險涉及保證費率及保證續保二大層面,若要作可調整式的保費,必須要有過去的完整經驗,尤其給付的時間點因爲大環境的變化,經常會造成業者經營困難之處,因此,保險局纔會請保發中心研議是否有推出這些商品的可行性。

陳清源舉例,壽險保單對於壽險公司經常會構成長期保證預定利率的壓力,由於是長期保證的預定利率,壽險公司的資產配置爲了達到預定利率,使壽險很多資金不得不投到國外,加上匯率升值因素導致在經營上的困難及壓力,上述的原因,使得保險局也評估未來在商品設計上,包括健康險、長期壽險是否可以用「可調整的商品設計」來取代過去的長期保證的概念。

也有媒體以過去宏泰人壽的薰衣草事件,來提問保險局請保發中心研究「可調整保費」的商品時,是否同步請評議中心來研究?陳清源指出,保發中心就可行性的研究結果出來之後,也會和評議中心評估是否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亦即,除了從商品面及損失率來進行研究,亦會找評議中心一起來參與研究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