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新規「恐讓高股息ETF消失」?官方曝原委…網猜陰謀論
金管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網路盛傳金管會祭出新規定,恐導致高股息ETF消失,引發市場恐慌。不過金管會澄清,這並非新規定,而是投信投顧公會在2023年11月已彙整業者意見後發佈的「收益平準金配息指引」,近期僅是再次公告供業界遵循,並非強制規範。
一名網友在PTT分享新聞後指出,許多人誤以爲金管會突然出招,其實這是早在2023年就存在的舊消息,僅是業界的執行細節指引,「不是規定,也沒有撤回問題」。他強調,投資人不必過度恐慌,瞭解背景後就知道這次爭議只是「資訊落差」。
對此,許多網友鬆了一口氣,直呼「不是就說舊消息了,還在那焦慮,笑死」、「買高股息繼續買」,也有人開玩笑說「878可以放心了」。部分網友則質疑媒體制造恐慌,「前兩天是不是有人特地故意做新聞有目的?」懷疑市場傳聞恐被刻意放大,讓投資人誤判情勢。
然而,也有網友針對「指引」本身提出討論,有人提醒「Guideline金融業還是會遵守啊,不然想被金檢?」認爲即便不是強制規範,業者仍會配合執行,長期下來恐讓高股息ETF逐步走向市值型配置。另有人批評「拿平準金來配本來就不合理」,支持此指引有助於改善配息的透明度與合理性。
整體而言,這場討論最後回到投資本質,網友普遍認爲投資人應理解「高股息不等於穩賺」,也有人呼籲「買市值型ETF更單純,不用擔心政策風向」。不少人調侃這波恐慌「白忙一場」,但也提醒投資人應保持警覺,避免再被類似的「舊聞新炒」誤導市場情緒。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