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救火 壽險業6月轉盈

受惠於金管會的責任準備金計提製度及國內外股市上漲,壽險業6月單月稅前盈餘翻轉連二衰來到652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5年上半年壽險業稅前損益及淨值

金管會公佈保險業今年上半年獲利情形,產、壽險合計稅前盈餘爲19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1.6%,其中,壽險業稅前盈餘翻正至35億元,受惠於金管會的責任準備金計提製度及國內外股市上漲,壽險業6月單月稅前盈餘翻轉連二衰來到652億元,淨值也增加1,807億元至2兆2,152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單月提存提存2,147億元,更創下史上新高紀錄。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業今年上半年稅前盈餘35億元,年減2,110億元或98.4%,主要是受到財務投資利益減少4,890億元爲最多,抵銷業務承保利益增加的2,848億元;淨值爲2兆2,15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26億元,減幅16%。

主因有二,一是過去12個月的稅前盈餘爲1,045億元,但其他綜合損益(OCI)中的金融資產評價減少了5,763億元。6月翻正至652億元,最主要因素就是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制度;二是因國內外股市上漲,令壽險業的OCI金融資產評價較5月回升。

金管會統計,有申請責準金計提的壽險公司包含國泰、富邦、新光、南山、三商美邦、遠雄、元大、臺新和第一金人壽,9家壽險公司共約2,164億元轉列外匯準備金、約523億元轉列稅前盈餘,佔壽險業稅前盈餘的8成左右。

9家壽險公司的責準金經轉列後,僅消耗部分外匯準備金衝抵匯損,因此截至6月底,外匯準備金累計餘額爲2,335億元,光是6月單月整體壽險業就提存2,147億元入外匯準備金水庫中,創下史上最大提存金額。

匯兌損益方面,因6月新臺幣僅升值0.09%,避險成本仍較高,CS、NDF避險成本分別爲2.59%及6.84%,單月避險後淨匯損仍達2,582億元;股、債市方面,金管會指出,6月臺股加權指數上漲4.26%、納斯達克指數上漲6.57%、道瓊指數上漲4.32%、標普500上漲4.96%,使壽險業6月的OCI來到1,165億元,其中未實現評價利益就增加1,287億元,也是壽險業淨值增長的最大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