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區規範管理公共收益“反哺”小區建設

“以前業主不清楚小區公共收益用在哪裡,現在小區成立業委會、換了新的物業公司,並用公共收益改善環境,小區環境更好了。”近日,銀川市金鳳區金鑽名座小區居民吳寧湘告訴記者。今年,金鳳區全面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全域推廣公共收益規範管理,通過試點實現“活用善治”。

“公共收益是利用住宅物業服務區域內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主要用於小區公共部位的維修、更新、改造以及提升小區整體環境等。”金鳳區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多數小區的公共收益包括停車費、電梯廣告費、快遞櫃、公共用房租賃費等,一般由物業公司代收代管或業委會代管,以及雙方協商共管。

金鑽名座小區的公共收益主要來源爲地上106個停車位,每年收入40多萬元。以前,因管理不善,小區存在停車場路面坑窪不平、缺少綠植、自行車棚區域沙土裸露等問題。去年年初,新成立的業委會徵得業主同意後,使用公共收益改善小區面貌,相繼開展小區綠化、路面硬化、消防設施升級等工作,最近又擴建自行車棚。

爲使公共收益長期反哺小區建設,由北京中路街道辦事處指導,社區黨委牽頭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及居民代表召開聯席會議,提出將公共收益充入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的方案。經過充分討論及投票表決,金鑽名座小區以96.7%的同意率通過,今年將5萬元公共收益注入小區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維修資金有了補充,維修小區公共設施經費也有了出處,感覺更踏實了。”吳寧湘說。“小區公共收益由業委會和物業公司設置賬戶共同管理,去年用於下水管道維修、消防設施改造,今年進行自行車棚改造、屋頂防水維修等。”在民生花園小區,小區業委會委員李濤介紹,物業費主要用於小區的小修小補,公共收益用途參照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範圍,用於小區設施更新、改造等。“明年還準備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共收益,注入小區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給房屋留下更多‘養老錢’。”李濤說。

“今年以來,金鳳區規範公共收益近600萬元,‘陽光物業’‘滿意物業’‘安全物業’三個專項行動已見成效,物業服務向養老、托幼、家政等領域不斷延伸,羣衆投訴化解率超95%。”金鳳區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完善公共收益使用—管理—監督機制,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化,提升居民獲得感。(記者 焦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