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建築系展連辦三天 學生聚焦軍事遺構與聚落再生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第114級畢業設計展「樞送帶_CONVEYOR」今日在浯江書院舉辦一連3天的展覽,與會貴賓與參展師生合影。記者蔡家蓁/攝影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第114級畢業設計展「樞送帶_CONVEYOR」於5月9日至12日率先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展出,今日起回到金門本島,將在浯江書院戶外廣場舉辦一連3天的金門場展覽,展名象徵學生歷經5年學習歷程,如同返鄉旅人透過設計與島嶼重新對話,回望初心,重拾熱情。
此次展覽共展出29組作品,設計基地涵蓋金門與臺灣本島,主題聚焦城鄉發展、文化保存、軍事遺構活化與社會議題,展現學生對地方文化與環境的深度關注。逾半數作品聚焦金門,內容涵蓋慈湖三角堡、海岸據點、莒光樓等軍事遺址的空間再生,也有設計者聚焦傳統聚落,透過茶館、青創旅宿等新功能注入,營造新舊交織的生活風貌。
展覽開幕式今天上午在浯江書院舉行,吸引多位地方代表出席,包括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城鄉發展處長黃儒新、福建金門馬祖地區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周壽海,以及金門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立邦等人,展現地方對建築教育與青年創意的高度重視。
李文良表示,學生長年在地學習,對金門歷史文化有深入理解,透過畢業設計提出的創新構想與行動,對地方政府政策規劃具有啓發性價值。他也盼望更多金大建築學生能投入金門建設,爲地方注入新血,成爲未來重要的推動力量。
畢業設計指導教師曾逸仁指出,學生作品主題多元且具深度,從歷史建築修復到社區再生、從跨世代融合設計到對弱勢族羣的空間關懷,充分展現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設計能力,也對社會議題抱有真誠迴應。學生透過設計語言重新詮釋空間與人的關係,努力在變動快速的社會中尋找設計的立足點。
建築系主任張旭福指出,本屆學生作品不僅展現專業能力,更可貴的是對土地的關懷與文化的體悟。
本次展覽亦展現金大USR(大學社會責任)計劃的實踐精神,學生透過實地踏查走入社區,理解地方需求,將設計轉化爲具體提案,展覽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展演,更是一場關於金門未來空間願景的集體對話。
金大建築系期望透過「樞送帶」,促進社會對建築、文化與公共價值的關注,誠摯邀請關心建築、文化與地方發展的各界人士,即日起至19日前往金門浯江書院戶外廣場參觀,與金大建築學生一同見證建築如何介入土地、對話時代,爲金門描繪出嶄新的願景與可能。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第114級畢業設計展「樞送帶_CONVEYOR」今日在浯江書院展開,金門副縣長李文良表示,學生的設計提案對縣府未來政策有啓發性,他期盼更多學生畢業後留在金門,成爲地方建設新動能。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第114級畢業設計展「樞送帶_CONVEYOR」今日在浯江書院展開,學生引導貴賓參觀解說展覽。記者蔡家蓁/攝影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第114級畢業設計展「樞送帶_CONVEYOR」今日在浯江書院舉辦一連3天的展覽,特別的是開幕剪綵是用學生草稿紙,讓貴賓用美工刀切開。記者蔡家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