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門課!北京六區試點11個老年學堂,將在全市推廣

“身體微微下蹲,重心移到右腳,左腳向左邁開半步......”3月6日上午9點半,豐臺區南苑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逐漸熱鬧了起來,家門口的老年學堂開講了!在附近居住的20多位老人早早趕來,跟着老師一起學習八段錦健身操。

2024年底,北京新建的10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已全數通過驗收,2025年還將繼續建設50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開設老年學堂,是區域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街道、社區爲老年人提供公益、普惠的課程,充實了老人們的業餘生活,也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南苑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老年學堂在室內舉行。學堂講師李建中身穿白色太極服,正向老年人們講述站樁、八段錦的要領和技巧,氛圍十分輕鬆、活躍。“大家跟我學做,右手變成弓手,左手食指伸直,拇指張開餘三指彎屈,然後往兩邊拉......”李建中一邊示範,一邊觀察着老人們的動作,看到不對的地方,上前幫助糾正。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王文茹老人今年67歲,住在離養老服務中心五六百米的京糧悅谷首城小區。“之前社區的工作人員給我發放了課程卡,告訴我可以來免費聽課。上課地點離家很近,什麼都不耽誤,上完課還能回家做午飯。”王文茹學得十分認真,跟着老師做完了整套動作,她的手臂酸了,額頭、後背也滲出了汗水。“有專業的人來指導我們做八段錦真好,糾正了我很多不規範姿勢。”她說。

豐臺南苑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運營負責人李陽介紹,南苑街道除了組織轄區居民開展健康教育、反詐宣傳、智慧養老等方面的講座外,還與四季千尺等社會企業合作,開設書法、八段錦等類目課程,每週開兩次課,已惠及轄區內400多位老人。

四季千尺相關負責人趙雙偉表示,老年學堂在課程設計時會提前對老人的課程偏好進行調研,更受歡迎的課程優先開課。在講師選擇時,他們會更偏向選擇老年講師,經過培訓後再上崗。“老人本身更瞭解老人自身的狀態,能把知識掰開了、揉碎了講出來。”趙雙偉說。

當前,北京共有11個試點的老年學堂,覆蓋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城六區,正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爲老年人提供開放、共享的課程。在老年學堂裡,老人還可以學到聲樂、瑜伽、養生、短視頻剪輯、智能設備的使用等近50門課程,涵蓋生活類、技能類、興趣類、運動類四大類。

與老年大學相比,李陽認爲,老年學堂主要以公益課程爲主,且主要面向街道轄區內的老人,他們參與課程更方便,主要目的是培養老人的興趣愛好。“首批試點我們先開放給意向度較高的活力老人,後續還擴大老人的覆蓋面,天氣轉暖後,還將擴大場地範圍,豐富更多更新潮的課程品類,並與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們開展更緊密的合作。”李陽告訴記者。

據瞭解,市民政部門將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在全市推廣老年學堂服務。

記者:鬍子傲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