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年漲超20%!這隻可轉債基金近1年同類第一

2025年以來,可轉債市場持續回暖。以中證可轉債指數爲例,該指數自2024年9月下旬以來就持續走高,2月25日收於433.33點,創下2022年3月以來的新高。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本輪可轉債市場行情的啓動,主要源於股票市場回暖、供需關係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受益於可轉債市場的回暖,可轉債主題基金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其中,中歐可轉債債券基金的表現尤爲亮眼。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歐可轉債A近1年收益率爲20.19%,同期業績基準收益率爲9.81%(業績已經託管行復核)。憑藉優異的業績表現,中歐可轉債A同類排名躍居全市場第一(銀河證券,2024.3.1-2025.2.28)。

出色的業績表現離不開背後基金管理者的辛勤耕耘。公開信息顯示,中歐可轉債基金經理李波於2020年加入中歐基金,2023年開始管理公募基金,現任中歐基金多資產及解決方案投資部基金經理。在加盟中歐基金之前,他曾在海通證券研究所擔任固定收益分析師,具備豐富的固收研究經驗,尤其擅長可轉債投資研究。

多年來,李波見證了可轉債市場的波折起伏,並始終堅信可轉債的投資價值。“可轉債的定價核心是股票期權價值,而非信用債資質。很多時候,市場對部分可轉債的擔憂其實是‘情緒錯殺’,只要市場迴歸理性,可轉債的期權價值就有機會持續凸顯。”李波表示,“從風險收益特徵的角度,可轉債填補了股債之間的空白,並且過去綜合表現較好。哪怕在前兩年權益市場走勢震盪時,我們也沒有悲觀,而是堅信市場終會迴歸理性,可轉債資產的彈性也會表現出來。”

憑藉多年來對可轉債市場的深度探索與持續追蹤,李波能夠敏銳地捕捉到行情出現的信號。比如,2024年四季度啓動的科技板塊行情,李波就成功捕捉到了“股價啓動而可轉債滯後”的非對稱機會。

爲了達成業績目標,中歐基金建立了更加科學的投資體系。李波表示,在中歐基金的可轉債投資框架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策略扮演着核心角色。中歐基金的模型並非簡單地篩選低價券,而是通過動態擬合可轉債的生命週期路徑,挖掘被低估的期權價值。具體而言,該策略分爲兩大主線:一是基於定價模型的“價值策略”,捕捉低估品種的修復機會;二是結合波動率因子的“交易策略”,把握右側行情的彈性。“選可轉債和選股票不太一樣,我們不會用選股票的方式挖掘可轉債品種,而是更看重期權屬性。”李波表示,“我們將可轉債拆解爲‘純債價值+股票期權’,動態測算隱含波動率、轉股概率等指標,捕捉定價偏差帶來的非對稱投資機會。”

李波認爲,可轉債作爲一款期權類產品,本身就適合高波動的環境,其不對稱投資機會在A股的多輪波動週期中能夠充分得以體現。然而,有波動就會有風險,風控問題也是投資者非常關注的問題。對此,李波表示,中歐基金的策略採用“黑名單機制”事前剔除尾部風險券,並通過分散持倉降低組合波動。“曾發生信用事件的個券早已被排除,組合主要聚焦中小盤標的,這類公司基本面預期差大,波動率更高,期權價值更易獲得釋放。”

本輪可轉債行情還將持續多久?李波認爲,儘管目前中證可轉債指數已經修復了較長一段時間,但從溢價率、債券價格等多個維度分析,可轉債市場的整體估值還有提升空間。

展望2025年,李波表示,可轉債整體將延續強勢。“今年的股票風格或偏向中小盤,這與我們聚集的可轉債底層資產高度契合。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設備等泛科技產業趨勢明確,這些標的波動率高,可轉債期權價值有望持續兌現。此外,週期板塊或成爲下半年的主線,如果經濟邊際回暖疊加供給側政策發力,部分處於估值低位的週期類品種可能迎來雙擊機會。”李波說。

排名來源:來自銀河證券,中歐可轉債A排名爲1/38,同類爲“可轉換債券型基金(A類)”。

數據來源:基金業績已經託管行復核,截至2024/2/28。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2024/12/31,中歐可轉債債券A的成立以來漲跌幅25.34%,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30.47%。2020-2024年基金漲跌幅和同期基準表現爲15.54%/6.39%,13.67%/12.66%,-21.51%/-9.11%,-4.76%/-1.06%,2.97%/6.89%。歷任基金經理:李波20240219-管理至今,彭震威20200713-20240419,華李成20200506-20211103,劉波20180614-20200519,蔣雯文20180130-20190219,黃華20171110-20190109。本產品於2020/10 修改投資範圍,增加存託憑證爲投資標的。詳閱法律文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知識產權聲明:麪包財經作品知識產權爲上海妙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瞭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本基金爲債券型基金,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貨幣市場基金,但低於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