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職求償100萬 史雪燕告內政部
遭解職的南投縣陸配議員史雪燕(中)11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違法違憲、漠視人權,除了正式提起行政訴訟外,還對內政部長與陸委會主委連帶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範揚光攝)
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2021年遞補成爲議員後隔年卸任,但她被內政部認定,就職前未放棄中國大陸國籍,處分溯及解除議員資格,她11日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撤銷處分並附帶求償,她求償對象包括內政部長劉世芳、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行政院訴願委員會主委沈淑妃、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科長邱銘堂,連帶賠償100萬元。
史雪燕在2021年遞補成爲南投縣首位陸配議員,任期到2022年12月24日結束,內政部2024年12月以她未依《國籍法》規定,就職前辦理放棄中華民國以外國籍,並在就職日1年內完成放棄並提出相關佐證資料,處分解除她的議員職務,她向行政院提訴願被駁回後,提起行政爭訟。
史11日在律師李震華、多名陸配陪同下在法院前舉行記者會,她說,陸配像臺灣版的「亞細亞的孤兒」,她站出來是爲爭取超過38萬名陸配的參政權,不能任由政府剝奪人民參政權。
她說,取得身分證的陸配是道道地地的臺灣人,她們從養兒育女到照顧公婆及參與社區發展,對臺灣的貢獻不可忽視,但如今卻因政府對兩岸的定位、兩岸政治關係的緊張,讓陸配的權益被剝奪。
史的律師李震華說,本案政府錯誤引用《國籍法》第20條,要求陸配放棄「外國國籍」,但根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陸地區人民屬我國人民,並非外國人,內政部及陸委會對史雪燕的行政處分是違法處分。
近期還有許多陸配和其子女,遭遇補繳大陸除籍證明文件的清查,否則將註銷臺灣戶籍。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11日表示,近日的確有相當多民衆到海基會諮詢或辦理相關業務,已加強第一線櫃檯人力,近日也爲此加開電話專線的線路;他強調,只要有在海基會完成文書驗證,不管時間過多久,一定查得到,沒有資料僅保存5年的問題。
此外,今年3月下旬,臺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與北市府青年局、原民會、公訓處等單位,赴上海考察市政。不過隨團的國民黨議員秦慧珠透露,考察團還沒回來,調查局卻先上門關切,到北市府政風處詢問考察團行程,及是否有會面名單以外的人士。對此蔣萬安認爲,調查局的舉動容易引起寒蟬效應。調查局對此表示「與事實不符」,強調尊重個別訪團交流活動,支持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