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盟超微、輝達盤算?揭OpenAI成敗關鍵
生成式AI一哥OpenAI。(圖/美聯社)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10月6日,AMD宣佈和OpenAI的合作案,OpenAI將採購資料中心用的AMD GPU,第一批 1GW將於2026年下半年正式上線。同時,AMD將設下門檻,當OpenAI採用AMD第一批1GW GPU開始起算,到AMD股價漲至每股600美元爲止,每達到一個不同的門檻 ,OpenAI就可以得一定比例的AMD股票。
這件事情激起投資人高度關注,由於AMD設立的激勵機制和OpenAI採用AMD晶片的保證,AMD股價連番上漲;10月3日時,AMD股價爲164美元,到10月8日,AMD股價已漲至235美元。漲幅達43%。
OpenAI被視爲AI領域的發動機,這個概念並不難理解。畢竟在上一波網路產業發展中,最終的勝利者,是掌握搜尋引擎市佔率和演算法的公司,而打造通訊設備和晶片的公司,只在網路發展的初期被注意,這也是OpenAI一系列動作備受關注的原因。
過去這一個月,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啓動亞洲行,除來臺灣拜訪臺積電、鴻海,瞭解晶片的最新制程和產能狀況後;9月30日轉赴韓國,和三星及海力士簽約合作,要求提供90萬片的DRAM產能。根據Trendforce今年9月報導,三星可用於HBM 4的1C DRAM,月產能今年將提升到6萬片。
《財訊》雙週刊指出,乍看之下這個數字很大,但業界人士觀察,奧特曼的訂單應是爲打造自家用的ASIC的需求,而且會是一次性的訂單;換句話說,這筆90萬片的訂單會是分批出貨,還有沒有下一批?仍待觀察。
不過,OpenAI今年宣佈興建的資料中心數量持續增加。原本OpenAI在星際之門計劃中的目標,是要確保在2025年時,5000億美元的資金到位,並提供10GW算力到位。
早在9月23日,OpenAI便宣佈和甲骨文(ORACLE)、軟體銀行再加碼興建5座新的資料中心,加上OpenAI在德州興建的Abilene算力中心,加上和 CoreWeave合作取得的算力,讓OpenAI在未來3年內會取得7 GW的AI算力,並在美國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帶動OpenAI達成預定目標的速度原比川普就任時宣佈的目標更快。
至今OpenAI已公佈在德州Abilene 、俄亥俄州的Lordstown、德州的 Milam、德州的 Shackelford、新墨西哥州的Doña Ana ,以及中西部一個未公佈的地點興建資料中心。光是這些自建的資料中心,就可提供5.5 GW的AI算力。
不僅如此,OpenAI也已宣佈在阿布達比興建1GW的資料中心,在挪威興建500 MW的資料中心,在英國的資料中心,目標是3萬1000顆GPU,這個規模遠小於1GW規模。目前OpenAI宣佈的算力興建計劃,總規模略大於11GW,未來仍有可能會推出新的資料中心計劃。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