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銀行科技金融新打法:中小行架構快進,“以人定貸”突圍輕資產,一線考覈鬆綁激活動能
財聯社5月7日訊(記者郭子碩)在今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提出,要優化信貸服務,推動建立信貸支持科技創新的專門機制等一攬子科技金融服務措施。
實際上,隨着頂層政策加碼,商業銀行的科技金融組織架構調整節奏不一,路徑分化明顯。財聯社記者調研獲悉,整體上看,商業銀行多采取“總部+區域科創中心+科技支行”的組織模式,實現總、分、支三級聯動。從行業來看,當前全國性銀行的組織架構進入精細化階段,而中小銀行仍在加速“拆牆”,建立對應的科技金融專門機構。
全國性銀行架構基本清晰,小行加速架構調整
目前,已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總行層面成立專門的科技金融委員會;有股份行重點將科技金融設爲一級部門。同時,不乏中小銀行加快探索架構改革。截至目前,包括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在內的國有大行均設立了科技金融委員會。此外,工商銀行成立了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交通銀行已初步建成“總分轄支”四級組織體系。
股份行方面,浦發銀行是少數設立一級部門科技金融部的商業銀行,構建了“總行工作專班+重點分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組織結構。興業銀行構建總、分、支三級經營管理體系,即在總行層面成立科技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分行層面劃定科技金融重點分行科技特色支行。
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該行在總行公司部下設科技金融部次一級部門,同時在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和科技資源集聚的11個科技金融重點分行加快建設科技金融團隊和支行。
城農商行方面,上海農商行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該行設立總行科創金融管理中心、總行級科技金融事業部、12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和特色團隊。其中,總行科創金融管理中心屬於管理部門,總行級科技金融事業部屬於營銷部門。
更多的中小銀行在加速架構調整。南京銀行去年12月發佈公告,審議通過關於調整總行部分部門組織架構的議案,擬設立科創金融部。廣州銀行在總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強化頂層設計,下設科技特色支行專注屬地化服務,由科技金融中心直營直銷。
突破質押物困境,有銀行創新推出“以人定貸”
某股份行寧波自貿區支行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一般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有4個融資難點,一是沒有穩定的現金流,二是核心技術研發週期長,資金耗用大,技術估值也難。三是企業沒有足額的抵押物或者擔保。四是高科技新興產業的企業,風險高於傳統型產業,不符合傳統銀行的授信偏好。
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服務機制創新,銀行要打破傳統以質押物爲核心的困境。當前,包括浙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推出過掛鉤人才的科技金融信貸產品。
浙商銀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李林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採用‘以人定貸’,通過對人才評級,將企業評價由‘數磚頭、看抵押、看歷史’向‘數專利、看價值、看未來’轉變。此外,重點考察技術前景、團隊結構和產業適配度等。”據悉,浙商銀行在2016年推出了人才銀行,也是全國最早聚焦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金融服務的銀行品牌之一。
李林進一步補充,在人才評級外,還應該考慮公司行業是否具備足夠大的市場,研發技術是否屬於上升通道、是否滿足國家發展需求的技術以及其產業認可程度等。
也有銀行鍼對不同生命週期的科技公司,因地制宜豐富產品供給。比如,興業銀行與江蘇省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創新損失分擔產品“苗圃貸”。其中,興業銀行提供專項貸款,江蘇科擔體系公司配套批量化擔保服務,共同爲成立時間5年以內的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建立差異化考覈機制,調動一線人員積極性
在服務科技型企業的過程中,怎麼激勵經營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動能,調動一線人員的積極性,做好科技金融服務保障?
調研發現,已有多家銀行建立科技金融服務人員的差異化考覈機制、提高減責免責力度。上海農商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將延長科技金融績效考覈週期,設置培育保護期,弱化短期利潤指標,強化客戶成長性、生態貢獻度等長期價值維度。制定減責免責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明確在不存在道德風險和利益輸送,不存在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等前提下,進一步提高減責免責力度。
“我們關注對科技型企業服務的專業性、綜合性和及時性,是否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了哪些問題,是否真正打通企業發展的資金堵點等。”李林進一步補充。浙商銀行設立科技金融信審會,培育行業專家委員;制定盡職免責正面清單,出臺科技金融授信業務盡職免責政策;改革考覈指標,重點考察服務響應速度與實際問題解決成效等等。
杭州銀行通過設立專業的科創審批中心、搭建專門的科創企業成長性評估體系、採取單獨的風險容忍政策。在考覈激勵上,也針對科創專營機構制訂差異化考覈政策,針對科創融資投放實行差異化FTP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