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颱風豪雨恐爆發登革熱疫情 疾管署示警:風險是高的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今年連續的颱風與暴雨,讓登革熱及屈公病的疫情風險上升,各縣市衛生局現在正積極監控病媒蚊數量。記者沈能元/攝影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引爆傳染病威脅。衛福部疾管署表示,今年連續的颱風與暴雨,讓登革熱及屈公病的疫情風險上升,各縣市衛生局現在正積極監控病媒蚊數量,並進行環境清潔,若監測到病媒蚊數量上升,將召開區級防治會議,以減少病媒蚊,目前對於疫情推估「風險相對是高的」,希望透過大家共同防疫降低疫情。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上週新增5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自印尼2例、泰國、越南及柬埔寨各1例移入,無新增屈公病病例。國內雖然尚未出現登革熱及屈公病本土病例,但今年已累計140例登革熱及17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爲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及最高。

曾淑慧說,往年第一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多出現在每年的5至7月,但目前尚未出現第一例,現在就是審慎防疫,並針對高風險地區加強監測。

「氣候變遷確實可能引發傳染病疫情,臺灣最需擔心的就是登革熱。」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日前表示,登革熱病毒於南部是透過埃及斑紋傳染,北部爲白線斑蚊,當病媒蚊帶有病毒時,其繁衍下一代同樣會帶有病毒,而從病媒蚊產卵、孵化到成蚊約需一個月,特別是近期豪大雨災情,導致南部積水嚴重,若未清消積水容器,預估9月左右會有一波登革熱疫情。